科普雨释解核紧张 科技人当先化民忧

发布时间:2011-03-30
  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及核电站爆炸等次生事故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为及时普及核科学知识,消除公众对核辐射的紧张情绪,市科技党委、市科委迅速行动、及时应对,科普工作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一,组织科普大讲坛,宣讲“核能的安全与利用”知识。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科技两委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全力以赴落实“专题科普讲座”。3月19日,“核能的安全与利用”科普大讲坛在上海科技馆及时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乔登江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常务副主任陈建民教授,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盛康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宁光教授等4位专家亲自为市民释疑解惑,让科学家们走到舆论的前头,给市民送来一场及时的“科普及时雨”。围绕核能安全与利用这个主题,四位专家分别从核污染物进入大气后发生的三个重要过程、核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反应堆与核电站技术、福岛发生核泄露事故的原因、核辐射的防治等不同角度,为200余名现场观众普及有关核原理以及核防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并与现场观众作了进一步的互动问答。250余位热心市民参加了本次讲座。为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市民受益,东方网和上海科普网对讲座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东方卫视、新闻晚报等报刊媒体也对活动进行大幅报道。上海科技报专门撰写特刊,在多个人流密集区域免费向市民发放。而长宁、金山等区县科委,也迅即在各社区中组织了核科学相关的名家科普讲座等活动。
  
  第二,各类渠道、多种载体,开展核科学和核安全科普宣传。一是紧急编印了应对核辐射危机的科普挂图。从“核辐射是怎么回事”、“核反应堆会爆炸吗”、“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怎样危害健康”、“碘对核辐射的作用”、“核辐射突发事件的科学应对”、“有助于预防辐射的食物”等方面,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普及核科学知识,共印制挂图5000余份,发放范围覆盖本市230多个街道、约3000个文明社区和120个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二是及时对遍布全市各社区的1200余台“科普之窗”电子科普触摸屏进行内容更新,制作了时长30多分钟的核安全特别节目。分专题介绍地震海啸的成因与破坏力、海啸的预警措施、核电站的结构、核事故的分级与我国的核电应用,并介绍了与辐射相关的知识。三是在上海科普网上及时发布了有关核辐射、核安全、核污染、核防护等科学知识,帮助民众了解安全的核应用,建立正确的防辐射观念,消除民众的不安情绪。
20110330_核安全科普大讲坛_02_专家访谈

 

20110330_核安全科普大讲坛_03_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