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秉彝

发布时间:2014-04-29

152

 

支秉彝个人简介
  
  支秉彝,电信工程、测量仪器专家,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11年9月生于江苏泰州,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0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兼电子试验室主任。1947~1951年历任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航务学院教授,1951~1953年任黄河理工仪器厂经理兼工程师,1954~1964年任上海电表厂副总工程师。1964~1967年任上海电工仪器研究所(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前身)副所长兼总工程师,1968~1978年文革时期受审查,1978~1993年任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所长、名誉所长。曾任上海市第三届科协常务委员、政协上海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汉字信息处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评议组(工学组)成员。1993年 7月逝世。
  
  支秉彝院士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制订工作,提出的建议对仪器仪表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57年从事锰铜电阻元件老化处理的研究,解决了国产锰铜的质量问题。负责电表三大关键元件(宝石、轴承、油丝)的质量攻关,组织研究了游丝的制造工艺和性能测试设备,制定了质量标准,提高了电表的精度和稳定性,为建立中国的计量标准做出了贡献。在国内首先组织仪表数字化的研究,为数字仪表在国内获得普遍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自1976年起,进行“见字识码”汉字编辑方法的研究和试制,支秉彝汉字编码法的创造赢得了世界计算机界的首肯,对中国汉字码的发展具有倡导和推动作用,因此他成为拥有国际知名度的汉字信息处理和仪器仪表专家。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为造就中青年科技人才,出资人民币3万元在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设立“支秉彝奖励基金”。主要论着有《石英晶体音叉频率长期稳定性的研究》、《电工仪表工业十年来的发展》、《建立一种汉字编码新方法》、《“见字识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在应用中实现》、《“见字识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在计算机实现》、《汉字“见字识码”及其工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