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莲院士:我们要超,不能总步人后尘

年近八旬的张永莲院士带领年轻团队探索科研前沿

发布时间:2014-08-07

张永莲近照

张永莲近照

 

  张永莲快80岁了。
  
  不笑的时候显得很严肃,但一笑起来还是像个小姑娘,两只眼睛在镜片后眯成一条缝。
  
  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永莲的院士办公室门外就是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年轻科研者时不时会经过这扇门,去房间的另一端拿仪器或取数据。尽管步履匆匆,但一切,都在极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这幅画面,于张永莲来说不能更熟悉了。她已经身处其中57年。
  
  世界通过实验室认识她,而她也在实验室里发现了另一个“世界”。不甘于追逐别国的科研进度,选择为中国寻找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维度,张永莲在实验室里诠释着她对生活、对事业的追求。
  
不能重复走别人的道路
  
  1957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张永莲就来到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一待数十年,她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样的任务交派下来,她总是同事中完成得最好的那一个。同样的实验结束,她总比别人更尽善尽美。
  
  1983年,已经快50岁的张永莲得到去英国帝国肿瘤研究基金会分子内分泌实验室进修的机会。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重新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出现令英国同行印象深刻。
  
  在英国,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有时深夜回到宿舍,还要考虑第二天的实验;有时甚至会为一个实验半夜起来,回到实验室重新开始工作。在英两年,她两次胃出血,急诊住院后医生要求她手术治疗,但为了不耽误课题研究,她还是选择了吃药,略有好转就马上回实验室。
  
  进修一段时间后,张永莲照例请同事们“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在常规的溢美之词后,一位英国同事说了这么一番话:“张,你有非常出色的技巧,也非常吃苦耐劳,但却缺乏创新精神。这似乎是你们中国科研工作者的通病。你们总是能把已知的领域探索得很全面,却不能开拓新的空间。这种性格和眼光,不会帮助你和你的国家走在科学前沿。”
  
  如醍醐灌顶,张永莲一直记得听完这番话的感觉。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优点,恰是别人眼里科研工作者的致命伤。
  
  “我们不能重复走别人的道路。”她开始思索,并最终把这么一句话,记在她的笔记本上——“在国际科研的舞台上,中国的科学家不能赶,因为赶意味着总在步他人后尘。我们要超,要敢于竞争。”
  
感受到学术地位的变化
  
  回国后张永莲带领一支队伍,选择了当时在国内还处于空白的雄激素对真核基因转录调控机制这一国际前沿领域潜心研究。很快,她在1993年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事业刚刚进入新阶段,张永莲又遇到了新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科研人员纷纷离开岗位,或者去国外,或者下海经商。甚至张永莲本人也多次接到英国、美国的科研机构伸来的橄榄枝。有承诺她全家移民的,有承诺接受她和整个科研团队的,也有开出极高薪酬的。但张永莲一一拒绝。
  
  “如果说从未动心也不尽然,因为有一点也曾吸引过我,那就是当时欧美国家的许多仪器设备的确先进。但当年英国之行激发起的好胜心仍然强烈地激励着我:虽然我个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没有帮助我的国家在这一科研领域走在国际前沿。”
  
  1998年起,张永莲开始尝试将她之前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所长,用在附睾对精子成熟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上。这一领域在国内几乎空白,在国际上研究人员也凤毛麟角。但它不仅在基础理论方面是研究基因转录调控最理想的器官,而且在应用上能为男性生育调控提供崭新思路。2001年后,她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发现了一个附睾特异表达的新基因,既能抗菌又能起始精子的运动。
  
  随着一项一项成绩获得国际认可,张永莲开始感受到,在这一领域中国科学家学术地位的变化。当她第一次受邀参加国际附睾大会的时候,曾完全跟不上别人的节奏。国际同行与她聊天时,她甚至因搞错了专业术语而闹了笑话。但是到了2006年,张永莲和同事们已经站到了国际前沿。2010年第5届国际附睾大会在上海召开时,张永莲被推举为第6届大会主席。
  
不忘踢毽子的韧劲
  
  张永莲科研探索的这份韧劲从何而来?每次回答这个问题,她总会笑着讲起少女时代的一个故事:
  
  小时候的张永莲身体羸弱。因为什么花样也不会踢,同伴们踢毽子的时候,谁也不想带上她。回家后,她央求母亲做了毽子,偷偷在家练习,直到她发现自己终于掌握了一个、两个、三个……直至所有的花样。又到游戏时间,这次张永莲当着小伙伴的面,踢出了所有的花样。在大伙的欢呼声中,她牢牢记住了这种克服困难的胜利感。
  
  她说在英国同事对她诚恳批评的时候,当她第一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当她感到遇到新的阻碍发现事业瓶颈的时候,少女时代的这一场景总会出现在她眼前,鼓励她去克服困难。
  
  70岁之际,张永莲又着手开创新的事业。这一次,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一起为我国的生殖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冲向世界前列而努力。
  
  2007年,在市科委支持下,她力推成立了上海市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目前,这个实验室已经从2个研究组发展成12个研究组,开展精子发生和成熟过程中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
  
  “我们试图掌握生命起源的奥秘。这在国外,也只是个别实验室刚起步,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团队,成员全部都是年轻人。这个实验室已发表SCI论文52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0多项。”张永莲不无自豪,“当年曾来挖角的外国机构科研人员,现在反过头来羡慕我们。他们说:‘张,希望和未来在你们。’”
  
        记者手记
  
  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最终都要靠诚实劳动来实现。创新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诚实劳动,是对诚实劳动的质的提升。正因为如此,创新也更需要勇气和坚持,更需要开拓和勤勉。
  
  张永莲半个多世纪执着于她的科研,当面对事业发展的困难,面对国外同行的诚恳批评,她没有退缩:“如果此路行不通,便必能有另一条通衢,要么寻找新路,要么开一条新路。”而当张永莲的科研取得了成绩,面对各方抛来的橄榄枝时,她也保持着那份“勇气和坚持”:要“帮助我的国家在这一科研领域走在国际前沿”。
  
  这正是这位女科学家的“美丽”之处。正如她所说,“我觉得生活是美的,工作是美的,科研也是美丽的。我始终不能放弃对美的追求,所以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来源: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原载于《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