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青蒿素,走近中医药学

——上海科普大讲坛第54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5-11-13

QQ图片20151113133821

 

  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使得“青蒿”、“青蒿素”成为广受关注的热词。什么是青蒿素?发现青蒿素对中医药学意味着什么?11月4日,上海科普大讲坛第54讲在上海科技馆报告厅举行。本期大讲坛特邀我国著名药学家、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作为主讲人。上海科技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国庆为陈凯先院士颁发了上海科普大讲坛荣誉证书。
 
  陈凯先院士多年来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讲坛中,陈凯先院士以《中医送给世界的礼物——从屠呦呦教授获得诺奖说起》为题,从青蒿素类抗疟新药的研究和屠呦呦教授的贡献谈起,向大家介绍了青蒿素及其制取方法、作用机制、研发历史。陈凯先院士谈到,诺贝尔奖颁给了屠呦呦,主要是因为她拥有三个“第一”,即: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了“523项目”、第一个提取了具有100%活性的青蒿素、第一个将青蒿素运用到临床并证实它有效。青蒿素药物的研发凝聚了全国科学家的智慧,青蒿素从最早被屠呦呦教授提出,到后来真正成为全世界通过的高效药物,其中经历了全国各个科研单位共同努力的漫长“进化”,是中医药学送给世界的礼物。
 
  陈凯先院士指出,从屠呦呦教授获诺贝尔奖的喜讯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是我国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几千年来,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中医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治未病”、“辨证论治”、“经络和脏腑”等理论,以及治则和诊疗方体系,都具有我国特有的原创思维,蕴含着系统生物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国际前沿的科学思想,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西方医学的前面。
 
  陈凯先院士表示,为了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从跟跑逐渐向并跑、最后再向领跑转变,需要从国家科技战略层面上加强部署和支持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中医药正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应加强中药和天然药物创新研究,大力发展中医药科技创新研究,发扬我国原创科技优势,努力产生原创性、引领性、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中药的现代化。
 
  讲座后,现场观众和陈凯先院士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东方网对本次讲坛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上海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