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建设科创中心,筑造全球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7-08-16

聚国之重器,造创新引擎

在上海科技大学,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正在带领团队参与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项目建设。从来华当访问学者到留在上海做科研,这份毅然的选择,缘于他看好上海作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增长极”的明天。

微信图片_20170816174216

今年盛夏,位于浦东张江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几个大科学装置工程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上海光源二期工程基建结构封顶,部分设备将开始安装;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光束能量正在不断升高;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今年内挑战瞬时输出功率10拍瓦世界纪录的科研,正按计划推进;旨在为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运用、服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在7月最热的一天揭牌成立。

聚拢科研界“国之重器”,打造新一代创新引擎,探索制度性突破新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步子,迈得急,跨得大,落得踏实,走得坚定有力。


谋功能定位,辟战略高地

大约10年前,一句“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发问,曾在上海激发对于创新创业制度、环境的讨论与反思。这座城市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烈渴望和清醒认知,从那时就已开始。

微信图片_20170816174232

“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对我们这座城市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多次这样强调。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与这座城市未来生死攸关的高度。

现在,再面对同样的发问,这座城市已经坦然,不再纠结,它所思考的,是如何从自身在全国大局中的功能定位出发,当好改革创新“试验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新一轮发展中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的高地。


揽四海英才,促万众创新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自有优势。身处我国经济活动高度发达、配套齐全的长三角地区,有开放包容的文化和友好宜人的环境,集中了60多所高校、近300家科研院所、170多位两院院士、300多家大公司研发中心。

从将科创中心建设定为市委“一号课题”,深入调研听取意见,全市动员统一认识,直面问题直击痛点,到拿出加快建设科创中心的“22条意见”“人才20条”“人才30条”,到成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公布科创中心总体方案,破题规划国内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赢得国家多部委大力支持,到众多大科学设施、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或立项或开工并探索更开放更科学的全新运营管理模式,到为打通“纸变钱”的最后一公里而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新规……近3年,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大主题,上海不断出台制度举措并扎实推进。

微信图片_20170816174240

科创中心规划的核心是“四梁八柱”。其中,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核心、金字塔尖,再过2—3年,这里将建成世界上水平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光子领域大科学设施群;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类脑智能、纳米科技、计算科学等六大重点研究方向的国家实验室,以到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实验室为目标;已规划建设的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瞄准了国家和上海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要让有创新火花创业意念的人“拎个包来就能办成事”。


“中国已立下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参与世界科技合作,需要一批科技高地、中心做支撑,上海责无旁贷,信心满满!”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说。


【来源】上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