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13位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发布时间:2017-11-28

  11月27-28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陆续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两院共新增院士128人,其中67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有3位在列;6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10位专家当选,创下12年来人数新高!


  上海此次共13人当选两院院士,数量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两院院士总数也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


  吴光辉

QQ图片20171129091930


  男,汉族,1960年2月生,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员。1977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从1982年起,历任六O三所总体室设计员、副主任、主任、民机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民机总体分部主任、副总设计师、所长助理、副所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从2006年起,先后担任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998型号总设计师、ARJ21型号总设计师、“998工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大型运输机研制现场总指挥;2008年3月至今,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COMA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


  曾荣获“某飞机工程”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某重点型号首飞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一等功、国防科工委个人一等功;“某重点工程载机改装”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劳动模范”称号;国家人事部、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新工程重大贡献奖”并颁发金质奖章;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吴志强

QQ图片20171129091959


  男,1960年生于上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


  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1985年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88年赴德访学,1994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校任教。1997年至1999年,任建筑与学院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3年,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2003年至2009年,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2009年任校长助理,兼任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2011年11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兼任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


  吴志强长期从事城乡可持续规划和生态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已培养硕士56名,博士18名,博士后5名。担任世界规划院校大会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委员会终身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中国绿色建筑学会全国绿色校园学组主任。已主持完成4项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和课题,863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重点课题12项,完成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新城规划、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为代表的多项重大项目实践。著有《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上海世博会可持续规划设计》、《中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上海世博会建设丛书:上海世博会规划》、《上海世博会建设丛书:上海世博会景观绿化》、《GlobalisierungderGrossstaedteumdieJahrtausendwende(千年纪之交的大都市的全球化)》等20多部中外文专著,译有多部国际经典城市规划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


  吴志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世博全国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多项国家级、教育部、建设部、科技部和上海市等省部级科研和设计奖项,国际规划设计重要奖项2项。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兆申

QQ图片20171129092029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委、《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总编辑。


  从事医教研一线工作37年,在消化内镜和胰腺病诊治领域做了系统性创新工作:提出内镜体检新理念,研发两代胶囊内镜,建立质控标准和培训体系,显著提升我国消化内镜原始创新和规范诊疗水平;建立慢性胰腺炎“药物-碎石-介入-手术”微创治疗新模式,创建多项胰腺疾病诊疗新技术,显著提高我国胰腺病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消化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45篇,总IF1003,单篇最高18.2,被NEJM、Lancet等SCI引用3598次,研究内容写入55部国际指南和33部英文专著;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271篇。牵头制定我国消化内镜和胰腺病领域指南或共识24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4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主编专著47部。


  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位)


  马余刚

QQ图片20171129092054


  1968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兼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NuclearScienceandTechniques》主编,《核技术》主编,《ChinesePhysicsLetters》、《ChinesePhysicsC》、RHIC-STAR国际合作组理事,上海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先后担任QuarkMatter系列、SQM系列、ATHIC系列)、HYP系列等多次国际会议顾问等,组织过多次国际会议。


  长期从事中能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动力学多个方面:核反应的集体流、多重碎裂、液气相变、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反物质探测与反物质相互作用等,放射性核束物理及在核输运理论的创造性应用等核物理的前沿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组织领导的研究小组已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大型国际合作组STAR中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并在反物质探测与物理上做出重要贡献。


  先后主持国家杰出去年基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等。


  李儒新

QQ图片20171129092118


  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在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方面,与合作者一道解决了大口径高增益宽带激光放大器的寄生振荡抑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成了拍瓦激光实验装置并取得重要应用成果。在强场激光物理方面,与合作者一道在激光尾波场的级联加速和高性能高能电子束产生、基于亚周期时间尺度相干控制的强场高次谐波与阿秒光源产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龚新高

QQ图片20171129092141


  1962年6月生,复旦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学院学士,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硕士、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在原子键合本质和团簇的基础物理问题研究中,发现了单质金属中金属键和共价键共存,预言了“金富勒烯”、“理想玻璃”等新物相;突破了人们对单质金属以金属键相结合、结构密堆积的传统认识,激发了后续实验和理论研究;预言了微纳管的硬-软转变,并给出了其转变压强与管径的幂次律。阐明了一类四元半导体的基本物性,澄清了其结构和带隙的长期混淆,提出了该类四元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具体优化方案,被国际上二十多个实验组采纳。建立了有限体系等压分子动力学方法、带阶精确计算方法等,现已成为相关研究的基本方法。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和两项省部级一等奖(2009,2014)。


  岳建民

QQ图片20171129092205


  天然有机化学家,现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化合物样品库副主任。1962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彬县,籍贯陕西彬县。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7和1990年相继在该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以传统功效、分子生源合成途径和化学结构为导向,对150多种重要药用植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了800多个新天然化合物,包括大量新骨架类型和重要生物活性的分子,阐明了相关药用植物资源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基础。提出了一批新骨架天然分子的生源合成路线,并通过化学合成和转化对部分生源路线进行了验证。对系列重要生物活性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发现了多个药物先导和药物候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等。


  黄荷凤

QQ图片20171129092232


  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长、生殖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牵头人、863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生殖安全转化医学研究负责人,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担任Endocrinology和FertilSteril等7家SCI杂志编委,在NatMed和PNA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


  蒋华良

QQ图片20171129092253


  药物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


  蒋华良长期致力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他通过生物学、化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原创药物研究新策略与新方法、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药物靶标调控机制等研究。他发展了一系列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沿。他发展了能预测化合物药效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药物设计领域的重大难题。他针对多种重要靶标发现了数十个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其中1个抗勃起功能障碍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5个抗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前研究。迄今他在国际学刊上发表了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综述10篇;合编专著16本,译著2本;被他引6000余次。申请专利115项,已授权35项,实现成果转让3项(合同金额达1.8亿)。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目前担任J.Med.Chem.副主编和其他5种国际学刊的编委。


  蒋华良长期担任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此外,蒋华良还是一位优秀的战略科学家,曾承担科技部、基金委和中科院多项战略研究任务,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中科院创新2020计划,主编专著1本。


  樊嘉

QQ图片20171129092322


  1958年生。江苏人,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茨堡大学移植中心从事肝移植及肝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3年3月至2013年12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2013年12月始任中山医院院长,并兼任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委员(FACS)等学术职务。任Lancet、JClinOncol、Oncogene等国际著名杂志审稿人;任《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20余本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他长期致力于肝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及教学工作。个人完成各类复杂肝癌切除手术8000余例,涵盖肝脏外科诸多高难度手术,位居国际前列,治愈了大量肝癌患者。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使伴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获200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已成功实施肝脏移植1340余例,其中包括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上海市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上海市第一、二例成人-儿童活体肝移植等。对肝癌肝移植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获得广泛认同。提出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新策略,获2012国家科技二等进步奖。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共8项国家及省部级奖。近5年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8项。近年来共发表论文550余篇,SCI论文11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44余名,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3篇。


  由于在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的突出成绩,他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毛军发

QQ图片20171129092353


  1965年8月出生,1985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然后留校工作至今。1994年-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博士后研究。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军发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首届全国高校35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上海市科技精英与领军人才,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副主任委员,IEEEShanghaiSection2007-2008主席。


  毛军发的研究方向包括高速电路系统的互连问题与微波射频电路等,已主持10个国家级和20多个省部级项目研究,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包括IEEE刊物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于1998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2),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基础类)(排名第1),2007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2008年获APEMC最佳论文奖。


  王建宇

QQ图片20171129092422


  光电技术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在星地量子科学实验和量子通信方面:主持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解决了星地量子科学实验中光束对准、偏振保持和单光子探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难题,确保了星地量子秘钥分发、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科学实验的完成;在空间超光谱遥感技术方面:提出了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新方法,解决了多维遥感探测中信息同步获取难题,主持研制了多种超光谱遥感系统,并产生重大效益;在空间激光遥感方面:提出了空间远距离激光高灵敏度单元和阵列探测方法,实现了我国激光遥感的首次空间应用。


  未来3-5年中,在量子科学实验和星地量子通信方面将继续利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继续开展多项国际上没有开展过的星地量子科学实验,并发展万公里空间高效率和全天候量子接收技术、星间量子通信技术与光子通信技术,研制高轨量子通信卫星和相应的配套地面站设施,继续处于国际引领的地位。在在空间超光谱遥感技术方面,将继续把超光谱成像与激光遥感相结合的探测方法应用于对地观测和深空探测,相应研究将在嫦娥工程、火星探测以及对地观测中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水平和能力处于一流水平,部分指标将会达到领先水平。在空间激光遥感方面,将在国家卫星工程和深空探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研究的主要的方向将进一步凝练到量子测量和量子成像领域,并在部分指标上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刘昌胜

QQ图片20171129092442


  男,1967年6月出生,湖北黄石人,汉族,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7月起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0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所长;2009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2年12月,当选华东理工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996年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上海市科技精英,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终身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2010-2014年度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生物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所研制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已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申请发明专利50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3项,包括授权美国专利3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50余篇,包括生物材料领域著名期刊Biomaterials21篇。编写专著(教材)3本。先后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排名1)等多项科技奖励。现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任首席科学家。


  据上海院士中心统计:


  在沪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有76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8.62%。按照他们所在的学部划分,医药卫生学部28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3人,工程管理学部1人。


  在沪中国科学院院士已增至107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的13.38%,其中女院士6人,平均年龄为73.66岁。按照他们所在的学部划分,生命科学和医学部36人,占33.64%;数学物理学部20人,占18.69%;化学部19人,占17.76%;信息技术学部15人,占14.02%;技术科学部14人,占13.08%;地学部3人,占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