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所邹杨家庭:科研眷侣与大科学工程的不解情缘

发布时间:2020-08-12

科技家庭“美”在哪儿?每一户都有着自己的“治家”之道。2019年,科技系统共有7户家庭荣获上海市文明家庭、“海上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近期《上海科技报》陆续采写他们的故事。如何奉献好科创“大家”,也经营好各自的小家?希望他们的故事,给所有在生活工作路上齐头并进的科技工作者们,更多前行力量。

最美家庭101

邹杨家庭:2019年度 “海上最美家庭”

在浦东张江的“鹦鹉螺”——上海光源,相识相知;在嘉定“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工程研发和建设中,相恋相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邹杨与杨群夫妻的爱情,与这家历史悠久的研究所近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交织在一起,也与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腾飞的时代紧密相连。从满怀科研的理想到挑起责任的重担,这对科研眷侣由青涩走向成熟,正在成为中国科研与家庭的中坚力量。

相识在上海光源

上海光源,中国的标志性大科学设施。它的建设也是中国科技开始腾飞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个外型酷似鹦鹉螺,内部如旋转的风铃般分布着线站的巨型实验室里,电子加速后发出的强光,被引导到线站,从而照亮物质的微观世界。

2003年,当邹杨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毕业之后,被保送到了上海应物所读研,此时距离上海光源开工建设还有一年多时间。邹杨跟随的导师是徐洪杰研究员,同时也是上海光源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当上海光源首批7条线站开始研制之后,邹杨参与到其中一条线站——X射线吸收谱学光束线站的设计、建设与实验之中。

杨群于2007年加入上海光源这个大家庭。当时,她刚刚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物理系本科毕业,同样师从徐洪杰研究员攻读研究生。尽管导师相同,但杨群并没有与邹杨在同一个线站工作,她加入了成像线站,负责X射线荧光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的研发工作。

既是同门,又在一个重大工程里并肩作战,邹杨与杨群有了许多次的见面和交流。在两人将青春岁月贡献给上海光源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变得越发熟悉,从思想到人生观,从性格到行事,彼此早已了然于心。

相爱在钍基熔盐堆工程

2009年,上海光源建成并向用户开放,同时变得炙手可热。如果此时留在光源工作,无疑是一个熟悉且没有风险的工作。当时也恰逢应物所思考下一个大科学工程在哪里。

“愿不愿意去嘉定,参与一项创新性和挑战性都较强的工作——钍基熔盐堆的预研?”导师这样询问邹杨。钍基熔盐堆是一种采用了液体核燃料的反应堆,是六种第四代先进反应堆之一,对于邹杨而言,除本科时学习的核工程基础外,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国内也没有什么实物可以参考。有迹可查的资料,要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然而,经历了上海光源项目锤炼的邹杨早已经是一名年轻而又成熟的科技工作者,经过短暂考虑后坚定地回答到:“愿意。”

从热闹的浦东张江来到安静的嘉定实验室,邹杨成为应物所最早重启钍基熔盐堆研究的预研人员之一。在长达一年的预研后,科研团队如同“拓荒者”一样,克服了重重困难,探索着科研与工程的可行之路,正式提出了中国钍基熔盐堆研究计划,并得到了中科院首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支持。

项目启动之后,前期科研团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人员的需求。当时,杨群面临毕业后做什么的选择,而“喜欢嘉定、喜欢工程研发”的理由让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钍基熔盐堆的科研团队。

相同的科研战线,让邹杨与杨群有了更多朝夕相处的机会。在树木成林和白鹭翻飞的大院,爱情就在两位年轻科技工作者之间悄然萌发成长,最终开花结果。

相助在工作与家庭

科学工程与家庭的共通之处就是责任。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这样一个科学工程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两个点上的科研突破,而是要应对系统性的难题,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从2011年项目启动以来,整个科研团队就背负着巨大的期许和压力。但压力并没有阻挡团队前进的步伐,邹杨也在短短几年里随着团队成长为应物所熔盐堆物理的学科带头人,担负起实验堆的核与热工水力设计。杨群则成长为英姿飒爽的核安全“守卫者”,负责熔盐实验堆的堆安全分析,为熔盐堆设计、建设和运行保驾护航。

在工作中两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当邹杨为一道难关迟迟不能攻克而苦恼时,杨群就会注意安抚丈夫的情绪;当杨群因为一项研究成果无法短期在当前工程中得到应用而沮丧时,邹杨就会帮助妻子分析整体情况,鼓励她坚持下去。

2015年,邹杨与杨群的孩子出生了。辛勤和善于理解的老人分担了他们的生活压力,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了邹杨和杨群依旧有足够的精力奉献给正处于研发和建设关键时刻的钍基熔盐堆工程。

如今,在包括邹杨和杨群夫妻在内的应物所人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钍基熔盐堆即将呱呱坠地,这将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国际前沿的又一次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