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引才选才聚才,上海向全球揽才

希望引进专注“卡脖子”技术科学家,也期待民生领域实干家创业者

发布时间:2022-01-18

经数月角逐,“科创投”杯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昨天落下帷幕。此次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个项目,较上届增长超六成。这个数据也折射出上海向全球揽才的气魄决心。

以赛引才、以赛选才、以赛聚才。“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全面推动全球化人才战略,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至2025年,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

在此前仅有“创业赛道”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增设了“创新赛道”。这意味着,上海在揽才过程中,不只关注产业端,更聚焦研发端,从源头入手激活整个创新创业大生态。

“‘创新赛道’的增设,主要是将更多视线聚焦在成果转化环节,”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谭朴珍说,大量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还“躺着”不少重要创新成果。此次大赛就是要从中筛选出真正有应用价值的成果,让市场和投资机构来识别它、运用它。

创新赛道还细分为:成果转化组、博士后创新创业组、企业创新组等。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创新主体“量身订制”,有助于公平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具开发潜能、有技术实力的创新主体。

大赛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更意在构建科研与市场的需求互动。对科研工作者而言,不仅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留意科研方向是否与市场所需匹配。

上海长征医院肝脏外科主任殷浩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去年7月,在通过了临床试验等重重环节后,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自体胰岛干细胞移植。如今,这一再生胰岛组织的体外制备开发创新技术,被摆在了大赛平台上。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覆盖广、领域宽的赛事项目,回答了一个重要课题——上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座超大城市,不仅希望引进专注“高精尖”等“卡脖子”技术的科学家,也期待吸引那些在民生领域精耕细作的实干家、创业者。

此次大赛参赛者,从创新企业CEO到三甲医院主任医生,大多拥有“硬核实绩”。有的曾参与完成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的曾获欧 盟“玛丽·居里学者”称 号,等等。吸引他们参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大赛发布的“4+10+N”支持奖励方案。这一方案戳中了人才的痛点,譬如,融资平台方面,该方案给出有梯次、更多元的解决路径,其中包括人才计划奖励的百万元奖金、海聚英才信用贷、海聚英才基金联盟风险投资等。此外,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大赛相关单位还提供人才公寓优先入住,优先推荐入驻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记者 王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