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就的背后—记中核集团“钱三强科技奖”获得者、核八所党委书记谭松培

发布时间:2013-01-24

 

  谭松培,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1998年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副所长以后,主管科研工作,一直担任专用设备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5月起任所长兼党委书记,2012年8月起由于身体原因不再担任所长职务。谭松培多年来从事专用设备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研究,1996年被确定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12工程”学术带头人,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4年列入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范围,2008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名单,2009年被中核集团公司授予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获中核集团公司“钱三强科技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核八所承担了国家核能开发的重要科研项目,该项目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可谓任重而道远。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谭松培满怀创业豪情,加入到这支肩负着攀登科技高峰神圣使命的队伍中。在该项科研过程中,交织着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难以预见的曲折,更经历了无数严峻的挑战。期间,谭松培与核能开发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军令状”背后,那个不眠不休的人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谭松培从科研一线做起,经过不断磨练,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逐步提高,1998年2月,被聘任为核八所第七研究室主任,同年6月走上了核八所副所长的领导岗位,主管科研工作。他率领课题组人员,刻苦钻研,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项目的每一次进展都牵动着上级部门和所领导的心。而科研事业往往并非坦途,而是充满曲折甚至风险。成功的喜悦还未曾从课题组人员的脸上完全消退时,2003年初,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科研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科研工作顿时陷入困境。此时此刻,上级部门、八所领导、全体课题组人员的目光都聚焦在一处,有迷惘的,有自责的,有期盼的,而更多的则是不甘心。就在这关键时刻,谭松培站了出来,顶着巨大的压力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之内解决问题。接下来的日子充满了可想而知的艰辛,他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众人的聪明才智,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克服了困难,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回首那段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的日子,课题组成员仍然感慨万千:“谭所长给我们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充分展现了一个学科带头人的魄力,他的果断是一种力量。”
  
  2006年,为了更好地掌握某个关键设备,确保这个设备在今后的大规模生产中不出问题,谭松培毅然决定自主研发生产这个关键设备,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他带领一帮人说干就干,对每一个技术难点他都亲自过问,和技术人员一起钻研,争分夺秒,在半年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虽然他的专业是复合材料专业,但他已对设备的机械和自动控制部分都了如指掌。
  
  二十年来,他撰写科技报告和学术论文50余篇,获部级科研成果奖16项,获国防发明专利7项。
  
  深厚资历背后,那个谦和亲切的人
  
  谭松培多年工作的学术成绩和成果,核八所的人如数家珍。例如他领军的团队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国产专用设备的重要部件,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创造性地提出、设计并研制了双复合结构的专用设备,获国防专利一项,此项技术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我国新一代专用设备的技术路线;攻克专用设备成型工艺及相关配套设备,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课题的各个方面都有他创造性的成果,三等奖更是很多。面对这些成果,对于像他这样一个学术成果丰硕、资历深厚、职务较高的课题负责人,不熟悉的人自然会有一种敬畏感,但在和他相处多年、长期共事的同行来看,他始终是一个随时能进行工作细节沟通的技术专家,他就在身边。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核八所的人能处处感受到谭松培的谦虚与实在。他会在去食堂的路上叫住你了解最新的实验数据,跟你分享他的想法;他会在环境较脏的工作现场查看试件的破坏型貌;他会主动到一个新进入所的年轻人办公桌前找你商讨实验方案;他更会和你一个上午守在计算机前帮你进行计算分析……
  
  记得在一次评选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党员的活动中,谭松培以全票当选,但他马上站起来告诉大家自己的不足,并表达了自己不应当选的充分的理由。在他的坚持下,最后这个名誉还是给了另一个同样比较优秀的党员。
  
  谭松培身上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亲和力,见到过他的人都会有这个感受,而这个亲和力也让核八所这个团队团结在核能开发的大事业中。
  
  修改多处的报告背后,那个拒绝署名的人
  
  核工业的事业工程应用性明确,项目周期长,甚至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它的持续发展依靠的是团队的力量,需要一棒接一棒接递才能实现。谭松培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专用设备复合材料课题研究的领军人物,这一点在他近几年的工作思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非常重视队伍建设,特别是注重年轻人的培养。他为年轻人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锻炼机会。谭松培长期以来对国外相关技术的跟踪是众所周知的,他能随时随地说出国外某个研制和生产厂的地址和最新进展;他能把最新的专用设备研制动态及时地宣传给每个科技人员,他能把所里的“3221目标”结合我国的核电前景解读的让人振奋不已……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大而模糊、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他却能很投入地去开展,而这需要心系大局的心胸,需要深厚知识的铺垫。
  
  谭松培对所内核能开发的研究报告几乎每篇都会抽时间仔细进行修改,这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就连报告的作者也常常吃惊:他是怎样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抽出那么多时间、静下心来、深入分析的?但是,在他修改的报告的最后的署名中,他却都拒绝写上自己的名字。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专用设备复合材料研究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拥有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在我国专用设备的研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其中,凝结着谭松培二十多年的心血和努力。面对这次获奖,同事们让他谈谈感想,还在病中的他淡淡地只说了一句话:“这是集团公司对八所多年来所做工作的肯定,我只是做了应做的事。”
  
  (核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