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3-04-10

应法平

  一、中国梦的提出

  关于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

  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012年11月29日,与人民大会堂隔天安门广场相望的国家博物馆,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在这次两会上,“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

  在两会上,习近平面向2948名与会代表,系统阐述“中国梦”。

  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称。也正因如此,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每位中华儿女,都有殷切的期望和嘱托。他还用了“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将于7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届人大讨论和政府工作报告占了三分之二的时间。习近平援引战国《尚书·周官》中的一句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功高由于有大志向,业大由于勤劳”。简言之,其实就是天道酬勤的意思。他表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从习近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所谓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中国人民的信念,中国人民的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从经济上来说,就是用十年时间,实现两个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从总体上来说,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更伟大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理想,必须凝聚全国的力量,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才能实现。所以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的理想,人民的期盼。

  用十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幸福,生活就会富裕,城乡就会一体,环境就会优美。因为这个目标现在还没有实现,暂时只能叫梦想、理想、目标。等这个目标实现了,就不叫中国梦了。

  三、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2012年11月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

  所谓“共同支点”,首先应考察梦想的动力源。既然是一个梦想,那么它必然是关乎人们尚未实现但又在努力争取实现的事情,并由此催生强烈的奋斗动机和动力。

  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是强烈而迫切的,这也从宏观角度有力解释了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才33年的中国,却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进步。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托起“中国梦”的众志成城。“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

  四、中国梦今年的量化指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中国梦,路必须一步一步走,目标必须一年一年奋斗。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任务,必须实现如下指标:

  1、经济增速年平均保持7.5% 这已是连续两年将增速调低,但是同国际横向比,在全球低迷状况下,这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纵向比,速度略低符合实际,也说明中国经济将在调结构、重质量上下工夫。

  2、物价涨幅3.5% 左右:警惕上涨冲动。这比去年4%的预期目标低,而又高于去年2.6%的实际执行数。近期物价又有抬头趋势,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积聚,预计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

  3、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老目标背后有压力。这和前4年目标相同,但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而当前经济复杂多变,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完成高质量就业并不容易。

  4、赤字1.2万亿元: 创出历史新高。但赤字率约为2%,在近10年中处于中等略高水平,仍在警戒线3%内。增加赤字,将有助于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力,向调结构、惠民生倾斜,但需警惕地方投资热。

  5、M2增长13%:释放控物价信号。相比去年14%的目标,今年下调1个百分点,也创3年来的最低值。今年稳健货币政策将既适当调节流动性,也显现审慎指向。

  6、18亿亩耕地:坚持不变的红线。这曾在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此次重申,深意凸显。粮食九连增,但依然处于紧平衡。城镇化快速发展,令土地供需矛盾更突出。民以食为天,这道红线仍需严守。

  7、养老金提高10%:

  “九连涨”殊为不易。国家此前已连续8年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累计月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增加,彰显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8、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小数据背后是大民生。这一公共服务覆盖13亿多全体城乡居民,人均经费已从2009年的15元实现翻番,但难点在于这项服务如何更好覆盖流动人群。

  9、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助力改变房地产结构。今年还将基本建成470万套。保障房大规模投入,将有效 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一分钱也不能打水漂。投入今后还要继续加大,但如何花好钱更为关键,要堵住浪费漏洞,百姓也有权知道经费信息。

  10、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一分钱也不能打水漂。投入今后还要继续加大,但如何花好钱更为关键,要堵住浪费漏洞,百姓也有权知道经费信息。

  五、中国梦的长远目标

  中国梦是分阶段的。现在提出的中国梦,只是未来十年的奋斗目标。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的奋斗目标。这个梦实现以后,中国梦还要延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即;2049年的奋斗目标。这个梦想,这个理想,这个目标,就是把中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实现以后,还有新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本世纪末,把中国建成发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把中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这些目标,一是要明确高举什么旗?就是高举科学发展观之旗。为什么要高举科学发展观之旗?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明确走什么路?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对这点,我们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是要明确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工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必须以实干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是要明确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就是要在十年之内,实现两个翻一番。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美丽中国。这个目标实现以后,继续向前推进,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