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莫言获奖

发布时间:2013-07-11

郁 群

  不少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暨南校友」去年底出版的第4期(总第78期)《教学科研》专栏上,刊有一篇题为《我校教授漫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文章作者的署名是暨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虽短,它却指出了莫言“讲故事”的要害,並较全面地谈了如何看待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朋友们、特别是青年学子清醒地看待有关事物很有好处。特全文转载于下,请大家阅读、参考。

我校教授漫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就像莫言说的那样,文学奖就是文学奖,所以我们今天讲座就讲文学,讲莫言的作品。”10月16日晚,我校文学院姚新勇教授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147期,用简单的语言开宗明义地表明了他讲座的主要内容。他首先回顧了中国人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渊源,並用“羡、怨、恨、仇、恩”这五个字进行了概括。他认为莫言此次获奖是迟来的“恩惠”,是对中国人几十年来努力的回馈、认同。

  姚教授从文学的莫言、民族的莫言两方面深入分析了莫言的作品。他认为莫言有“独特的文学素质”,并“勤于学习,擅长综合”,同时还受到了其他作家的影响,如马尔克斯、肖洛霍夫、萧红。莫言是“面向过去的书写”,是“以苦难繁茂历史为基础”的叙事。姚教授在比较莫言、鲁迅和王小波三者作品时,指出了莫言作品的不足之处。

  姚教授最后用三句话为讲座作结。第一句话是李长春发给中国作协贺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笫二句话是:“可能有助于提升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自信,促进人民群众对于文学和其他高水准文化产品的喜爱,有益于国人精神文明的建设。”而最后一句则是“但如果对莫言、中国作家、我们自己所普遍存在的精神缺钙、独立理性缺失等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无论是从文学还是从民族精神建构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都会是危险的。”他用这三句话呼吁同学们要清醒看待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