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翼东

发布时间:2014-04-29
顾翼东个人简介
  
  顾翼东,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复旦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03年生于江苏省苏州,192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化学系,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任东吴大学化学系教授。193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被推选为西格玛赛学会正会员,同时还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上世纪30年代,参加了光明制药厂和上海冶炼厂的生产、科研工作。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先后担任了交通大学化学系教授、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化学系主任、上海医学院化学教授和华东四个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40年代和50年代初,先后兼任五个大学的教学任务,主讲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开设新的选修课和教学实验指导。另一方面出任国家资源委员会国外贸易事务所化验室主任, 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授。1996年逝世。
  
  顾翼东院士主要从事钨化学研究。上世纪40年代,提出出口钨矿除了含钨量达标外还应按铌、钽含量制定钨矿价格的新标准,从而保护了钨矿的价值。50年代,发现了利用络合、分解而完成均相沉淀制备黄钨酸的方法。1952年至1966年,科研方向从有机合成转为稀有元素。1955年从事稀土元素化学研究,指导研究生首先用纸上色层法进行了稀土和铀分离分析研究,并解决了当时独居石中铀的定量分析问题,保障了独居石的安全生产,并提出了控制酸度,用过氧化氢还原二氧化铈,以制备硝酸亚铈的方法。1955年发表了论文《金属离子的液相萃取分离法》,介绍了用于溶剂萃取的有机试剂。1958年编写了《有机试剂在金属元素比色分析及沉淀分离中应用的发展》一书。后来又发表了《沉淀结晶与萃取》、《含肟基萃取剂的发展》、《多金属元素间的带同萃取》等多篇重要论文。这些论着结合丰富的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知识,阐述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试剂向萃取剂演变的过程,指出了发展新萃取剂的方向,推动了萃取技术的应用。70年代提出了铈镨“带同氧化”的概念,突破了变价稀土只能在碱性溶液或非水溶剂中进行氧化的局限,开拓了变价稀土化学的研究范围。1981年试用“倒滴法”制得活性粉状白钨酸。先后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在钨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