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爔

发布时间:2014-04-29
邹元爔个人简介
  
  邹元爔,冶金、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15年11月生于浙江省平湖,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在南京资源委员会工作。1943年赴美留学,1947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即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前身)研究员、室主任。1978年任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1983年任名誉所长。1987年3月逝世。
  
  邹元爔院士在20世纪50年代初与周仁合作,对包头含氟稀土铁矿高炉冶炼中氟的行为和冶炼过程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含氟铁矿高炉冶炼问题,使包钢得以投入全面开发。1957年承担了攀枝花铁矿冶炼试验任务,在国际上首先采用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实现了风口喷吹新技术。60年代后致力于半导体材料和有关高纯金属镓、磷、砷等,为我国高纯金属研究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0年后致力于砷化镓材料质量的提高及缺陷研究,用物理化学观点研究结构缺陷,提出砷化镓结构缺陷模型的新理论,为半导体物理化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邹元爔曾荣获1965年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56、1982和1987年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撰写了170多篇学术论文,并在不同阶段为我国化学冶金和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规划及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上海冶金所组织召开过全国第一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全国第一届纯金属元素提纯和全国第一届砷化镓及其有关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学术会议,为促进和推动这些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