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技人员交朋友是搞好科协工作的基本功

发布时间:2014-09-02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离休干部 徐国权

  科协是为科技人员服务的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所以作为科协的工作人员,怎么与科技人员交朋友,是一项不可缺的基本功。工作做得好,有成绩的,无不与这一条有关系。宝钢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是科协历史上做得很出色的一件工作。这与从事这项工作的孙淑云、张贻康等同志,善于与科技人员交朋友有关系。他们两位不仅工作上与科技人员交朋友,还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科技人员思想上有什么苦恼和疙瘩,他们就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开疙瘩,譬如顾委会工作中,有些意见要不要提,提了会不会遭到报复或非议,孙淑云同志就会主动与他们谈心、开导,解除他们的顾虑。张贻康同志更是顾委会成员的贴心人。顾委会成员有什么事,都会找到他。如家庭内部有矛盾,房子漏雨,抽水马桶堵塞,事无巨细,张贻康同志都会热情地提供帮助。正由于他们对顾问们的关心,顾问们对顾委会的工作,对科协的工作,也非常热心。可以说是招之即来,除了有特殊困难以外,从不推托。从首席顾问到顾委会每一位成员,有的甚至生病期间,只要宝钢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都会毫不犹豫地来参加调研和论证。再如改革开放初期,科协办的刊物《科技工作者建议》,从1978年10月创刊到1981年4月,在出版的105期中,有26期得到了中央和市委领导批示,有的还被国务院加了长篇按语,转发各地参阅,有15期被上海市委办公厅、新华社内参转发。中国科协1982年在上海召开现场会,向兄弟省市介绍。一个小小的内部刊物,受到各级领导如此重视,是不多见的。关键在于这个刊物接地气,所反映的都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且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建议。刊物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编辑部的同志与科技界广交朋友。朋友多,信息就多。但光信息多,还不行。在众多信息中,还需要通过调研,进行筛选、评估。从中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加以补充、完善,并使之成为一份有价值的《建议》。这个过程又离不开科技界的朋友。《建议》涉及的面非常广,要鉴别一项《建议》的价值,必须依靠相关业内的行家、专业人员的帮助。没有科技界的朋友,你可能连门都找不到。在当时编辑部的同志中,牟月华同志是科技界朋友最多的一位。这一方面是她原来在上海科技情报所工作,认识不少科技人员,更重要的是她对科技人员态度很热情。我调到科协工作时,科技界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牟月华同志给了我很大帮助,帮我认识了许多科技人员。由于牟月华同志对科技人员很热情、思路又敏捷、笔头也很快,对《建议》的成功,贡献是很大的。由此,我以为要做一个合格的科协工作人员,与科技人员交朋友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