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余热献社会

发布时间:2014-09-02

上海应用物理所退休高级工程师 陈道森

  退休后,从2003年开始,我和爱人李玉君在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画。2009年9月,为了改善绘画条件和享受郊区清净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我俩卖掉市区一室一厅的小房子,在闵行区的浦江镇买了三室两厅的房子。

  迁居浦江镇后,我俩深深爱上这块风水宝地,积极配合社区搞一些宣传和美化的工作。社区干部向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办一个免费的国画班。这正合我们的心意。我们想,学了将近十年的国画,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对于渴望学习国画而又因各种原因不能去老年大学学习的居民来说,办一个免费的国画学习班,向他们普及国画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来说不是雪中送炭吗?于是,在2012年3月,在居委会的张罗下,开办了浦江镇世博家园六居委的国画班。

  在教学中,每一课都订出详细的计划,我从艺术的分类说起,谈到中国水墨画发展史,谈到学习水墨画的意义,更坦白地说自己水平不高,只是比大家早学了几年,只能把在上海老年大学从李明耀老师那儿学到的国画技法传授给大家。李玉君更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到自己在绘画方面由一张白纸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课堂上还经常受到李老师的表扬,以此来坚定大家学习国画的信心。

  为了帮助没有绘画基础的老年学员,我参考了老师的教学内容,自编了一套《山水画基本技法》教材,我到市区帮学员们购买绘画材料,还把家中的国画书籍借给,甚至送给学员们,教学中需要的一切用具、材料,都是自备的。居委领导曾提出给一点经费,被我俩婉言谢绝。

  我用假期的时间,前后画了四十多幅画供学员们临摹。对他们的练习作品,我们都认真地进行点评。经过两年的学习,学员们已经能画出像样的山水画了。现在正在继续学习花鸟画、人物画和书法。他们的作品定期在社区大门口的玻璃橱窗内展出,这样,通过学习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锻炼了心智,充实了生活,美化了环境,提高了小区的文化气氛。学员王亚萍说:“是陈道森、李玉君两位老师把我们引进了中华文化高深的艺术殿堂。”现在,这个国画班已经成为浦江镇小有名气的一个点。

  我年轻时就喜爱歌唱,尤其爱唱外语歌。我希望把唱歌的快乐和愉悦传递给社会,与大众共享。

  浦江镇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一个新型大城镇,现有人口约三十万,将来规划人口五六十万。整体规划显现了现代化和超前性,大规模住宅区域的规划建设,使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商业配套和文化设施同步建设,生活完善,居民和睦。美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外地、外国人士前来参观、居住。

  我认为,浦江镇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外国友人会不断地被吸引,纷至沓来。如果普通的浦江镇居民能够讲几句外语,唱一些外国歌曲,和外国友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不是可以加深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吗?不是可以增强浦江镇的文化艺术氛围吗?我们现在已经老了,不可能再为社会做多大的贡献了,但是,做做普及和提高居民文化艺术水平的事还是可以的。这可以说是我现在的一个梦想。

  2011年5月,有五六个歌友要我教他们唱外语歌,于是,一个名为友谊合唱沙龙的合唱团成立了。因是居民自发组织的,没有场地、设备,这些并没有难倒这些热爱音乐的人们,我们在马路边、广场上学唱外语歌,自己印制歌谱。这个奇特的合唱班子,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好奇和羡慕,不久,许多人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歌声打动了社区,浦江镇文体中心毅然为这伙执着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活动场地,我们的歌声传到四处,附近的居民、远到十几公里外的华侨城、谈家港、杜行的音乐爱好者也参加了进来,沙龙更名为友谊外语合唱团,人员也扩大到如今的40多人。

  为了集中精力于浦江镇,我忍痛割爱,先后退出了上海老年大学合唱团、新四军江海歌舞团、浦江镇合唱团、浦江镇歌友汇、宜川新村的聚声歌唱沙龙和黄浦区外语金曲合唱团。我挑选了世界上15种语言的92首歌曲,花费一年多的时间,采取用中文标注外文发音的方法,自编成《多语种中文注音歌曲集》,耐心地教没有外语基础的老年居民唱外语歌;为了让大家掌握最基本的外语口语能力,编著了一套方便实用的《英、法、日语中文注音常用口语100句》,每堂课教四句英语、两句法语、两句日语。二年多来,团员们已经学会用外语演唱30多首世界多种语言的歌曲,如:俄语歌曲《小路》、《喀秋莎》、《红莓花儿开》、,《幸福鸟》,英语歌曲《平安夜歌》、《友谊地久天长》、《我和你》,日语歌曲《樱花》、《红蜻蜓》,朝鲜语歌曲《桔梗谣》、《阿里郎》、《卖花姑娘》,意大利语歌曲《桑塔露琪亚》,德语歌曲《欢乐颂》、《摇篮曲》,法语歌曲《爱情是蓝色的》,印度尼西亚语歌曲《哎哟,妈妈》等等,此外,学员们还能用外语,与前来浦江镇参观、旅游的外国友人进行简单的对话。经过学习,合唱团去崇明、程家桥街道、春芝堂等进行交流演出。合唱团的团长杨大姐说:“在这里,我不仅学唱歌,还跟着陈老师学做人。现在我生活得更充实了。”大家也纷纷表示:在合唱团团结和谐的氛围中,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还把歌唱的乐曲扩展到了绘画领域,我作词作曲,创作了《我爱水墨画》的歌曲,作为国画班每次上课前必唱的班歌。让国画班的学员们在学习国画的同时,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的艺术享受。

  2013年的夏季奇热,40度以上的高温就多达一周,在这烈日下,我俩冒着酷暑,外出买来折扇、团扇,并在扇面上画上了国画,书写了古诗词,天气虽热,我俩的心比天气还要热。我们准备接待国际友人。

  8月,上海市教委主办、华师大承办、俄语联谊会协办的外国大学生上海体验之旅拉开帷幕。6位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生,冒着40度的高温,来到我家。我俩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我俩拿画好的七把折扇和团扇作为礼物送给客人,外国大学生看到扇面上精美的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古诗词书法,兴致大增,当得知,这些精美的画作、书法都是我俩自己亲手绘制和书写的,不禁由衷感叹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此时,我俩又向外国大学生们学说了几句俄语,几位学过简单汉语的大学生也说起了汉语,大家一边会话,一边相互打着手势,友好、和谐、欢乐的气氛溢满了整个室内。我们的儿女们也到场帮忙,我们预备了丰厚的午餐,并和外国大学生一起包牛肉饺子,在餐桌上一边用餐一边用俄语唱起了《伏尔加纤夫曲》《共青团员之歌》等歌曲。下午,我领他们去看我们浦江友谊外语合唱团的排练,《小路》《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等俄语歌曲,引发了大家的演唱和表演热情。这一天,气候的炎热已被心更热的人们取代了。带队人尤丽雅说:“包饺子,送折扇、团扇、唱歌……我们在这里找到了知音,也感受了大都市上海老人精彩的晚年生活。我们热爱上海!”

  除了国画班、友谊外语合唱团外,居委组织起党员学习班,李玉君担任策划员,她花了较多的时间准备学习计划,每学期订总计划,每星期订具体计划,每周一上午引导大家在一起学习和讨论国内外大事,对一些重点问题如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修改逐段进行解读,使大家统一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今,相继开设了国画、形势新闻、合唱等5个兴趣班。一周五天上课,课程排得满满的,还要利用两天的空隙备课。除此以外,我俩还要参加自我充电,在老年大学学习油画、钢笔画和素描。我们有时候开玩笑:现在比子女们上班还要忙碌,但忙得开心,忙得有意义。

  许多受益于我俩免费办班成果的居民们感触颇深,今年60多岁的郑阿姨,退休后变成一“等”电视剧、二“等”孩子下班回家的“二等”公民,参加外语合唱团后,身体越来越健康,精神越来越愉快,朋友们都说她恢复了青春的活力。

  我们的工作得到闵行区、浦江镇政府和社区居委的认可和宣传,我们先后获得2010年度浦江世博家园第六居委会《奉献世博“老秀才”家庭》,2011年《浦江镇世博家园第六居委会优秀志愿者》,李玉君获得浦江镇党委颁发的《浦江镇2012年度“五带头”优秀党员》。我去年被评为第二届浦江镇“十佳”好人。现在我又被评为《2012-2013年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我们认为,人生在世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帮助别人是自己最大的快乐。能把自己的余热奉献给社会是我们的幸福。我们为老年居民们取得的任何进步而高兴,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小小的成果而高兴,也为自己小小的梦想日渐走向现实而高兴。只要我们身体许可,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