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D打印的梦想拼搏 —— 记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部周伟民

发布时间:2015-05-19

 

  位于嘉川路的打印创新基地内,囊括了来自美国、德国、中国等全球的3D打印领域内不同材质的打印机。高端设备的汇集,使得创新基地在正式对外营业不到1年的时间内,接到订单千余张……在纳米中心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年轻的“掌门人”周伟民。他告诉记者:“通过与用户的沟通,我们掌握到需要攻关的需求,而攻关后的成果又可以直接为用户服务。我们的研发模式与高校不同,如果说‘第4棒’是产品,那么,在这里真正实现了围绕创新‘第3棒’的目标。”
 
  团队组合多元化  攻坚克难见成效
 
  目前3D打印创新团队成员分别来自纳米中心、产研院和相关企业,20人左右的队伍平均年龄不足35岁。
 
  金属3D打印是3D打印技术最难攻克的难关之一。进口打印机必须用配套的材料,这一现象使得3D打印的成本居高不下。经过1年多的攻关,周伟民和他的团队研发的SLA光固化打印机(非金属类医疗打印机)已经开始应用,而金属装备打印机也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制约3D打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难点是打印耗材。目前打印耗材基本上被国外垄断,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材料1公斤的价格是几百元,但同样的材料用在打印机上的价格却是1公斤几千元。团队成功地自主开发出3D打印机“墨盒”,将材料成本降低到国外材料价格的一半左右。3D打印工程化平台的建成,将带动我国激光器研发效率大幅提高,对我国激光产业及其相关制造业产生重大的共性技术支撑作用,也将有助于航空航天领域结构复杂、力学强度高的轻量化产品的设计加工。
 
  医疗打印市场广  发展规划指方向
 
  2014年5月的一天下午,团队接到上海市长征医院的电话,有一名病人由于车祸造成髋骨骨折,要求第2天早上7:30把3D打印模型送到医院,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按照一般的制作流程,从数据的处理转换到打印完成,需要两天时间。但是人命关天,团队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在当天下午5点完成了所有数据的准备。但由于当晚风雨较大,供电系统瘫痪了。有关单位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及时连接了临时电线。打印工作从晚上12点开始,最终将模型准时送到医生手里。
 
  3D打印技术的特色非常有利于“个性化医疗”的实现。每个病人的“零部件”都需要个性化定制,而3D打印技术灵活柔性的制造方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在3D打印成品展示室内,周伟民拿着光敏树脂材质的医用打印机打印的透明牙套告诉记者:“这种透明牙套不仅可以矫正牙齿,也不影响美观,十分受牙科诊所的欢迎。”周伟民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医疗行业的3D打印应用。
 
  上海目前已经建立了徐汇创新基地(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和金桥创新基地(3D打印研发中心),将从全产业链角度来构造集高端研发、技术平台、集聚企业、网络创意、教育培训、会展传媒等“六位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3D打印技术创新基地。周伟民表示,中心正在依靠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为上海乃至全国、全球的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帮助企业攻克难题,并充当孵化“四新”企业摇篮的角色。他们通过网站、微信等新媒体,联动区县,形成了康桥、漕河泾和宝山区域3D打印集聚示范园,营造出集服务、研发、产品设计于一体的3D打印产业化环境。据悉,2014年底,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出的《上海推进3D打印技术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已经正式上报。
 
  2014年,周伟民奔波在嘉川路的打印创新基地、金桥的研发中心和相关企业间,因项目研发任务繁重而经常加班。记者问他这样是否太累,他笑着说:“正是这样的经历,丰富了自己,我觉得很开心。”
 
  《上海科技报》文:戴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