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院大所留住更多人才

发布时间:2016-09-28
  如何完善科技人才体制,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第3次大院大所季度工作例会上,不少中央在沪科研院所呼吁,让更多上海政策能够兼容。
  
  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胡章萍表示,“人才30条”的出台让上海人才政策实施更加细致,可操作性更强。他说:“如果说之前的‘人才20条’政策是2.0版本的话,那么‘人才30条’就是人才政策的3.0版本。”而为人才单位放权和为人才松绑,又是新政策的亮点。“放权是利益调整的过程,怎么把目前政府部门、主管部门手上的权限做相应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利益再分配、再调整的过程。”胡章萍说。
  
  “人才30条”中明确,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事业单位,在编制限额之内,可以不用向用人主管部门报告,可以按照需求自由进人。高级专家的聘任、考核,包括解聘,用人单位都可以自主进行。在高校科研中,很多是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干部双肩挑,在从事教学科研当中,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工作,新政中提出要区别对待。胡章萍介绍说:“比如说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过程当中,我们允许高校的领导干部获得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表示,众创空间政策出台前上海有众创空间150余家,政策出台后上海有众创空间超过500家,人数比去年增加了5万多。如何留住人才,更好地为人才服务成为重要问题。据悉,上海市科委在人才布局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有针对32岁以下的“扬帆计划”“浦江人才计划”等,覆盖了老中青科研人员。
  
  据悉,上海科技大学到今年4月份,已经通过全球选聘了380多位老师,其中有3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6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有2位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包括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的30位院士。马兴发透露,近期正在搭建一批功能型平台,坚持价值引领、需求导向、一流团队和有效管理的原则,集聚创新链,强化功能性建设。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徐敏表示,商飞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这样的环境如何留住人才更加重要。他建议,针对特殊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和鼓励应有特殊通道。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吕岳表示,对于央企在沪的情况,如何能做到政策兼容很重要。
  
  会议认为,“人才30条”的出台,让科研人员倍受鼓舞;同时也呼吁更好地用好政策,真正做到让天下英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