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曾爱:藜麦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9-11-13

微信图片_20191114152832

每名科技工作者都像一颗种子,在广褒的土地上扎根,让科技之树根深叶茂。曾爱,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上海科技工作者,在新疆开展着藜麦种植和研究……

今年8月份,上海援疆项目“耐逆农作物高产优质育种及示范种植研究”种植的藜麦迎来收割期,小面积测产达到亩产210公斤,这个数字作为在新疆盐碱地上的初次实验和收获,俨然已经算成果丰硕。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实验师曾爱说:“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5年内每亩产量达到500公斤,真正促进新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900亩实验地上种希望

2018年底,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张蘅研究组承担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援疆项目“耐逆农作物高产优质育种及示范种植研究”正式开始实施。经过多次调研,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喀什地区莎车县。项目的顺利实施势必需要当地有人在。项目参与人员曾爱,在学校主修的专业是生物科学与农业生态学,可是他一直专注的领域是植物逆境生物学,简单说就是如何让植物在艰苦的条件下顺利生长。于是当组织上希望他去负责示范种植项目在莎车县恰热克镇阿瓦提村执行的长期野外驻点工作时,他很雀跃。他说:“在实地操作和在实验室操作完全是不同的,想到在900亩实验地里种上藜麦,心里就十分激动,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然而当他站在实验地里时,这里没水、没电,同时距离县城要40分钟的车程,而最主要的是土地的质量。“通常农户种植的土地是一、二类土地,而我们的实验地是贫瘠的弃耕地,沙化盐碱化严重,土地条件很不理想。”曾爱说。

2019年春天,作为项目组到达当地的第一个人,他解决好基本生活问题后,迅速投入了播种工作。藜麦的种子播种后,为了能时刻观察藜麦苗的生长情况,曾爱决定不住宾馆,吃住在实验地旁的村委会,当地限时供水,甚至无法洗澡。4月份,当藜麦苗生长到15公分时,一场遂不及防的7级风沙让藜麦苗全军覆没。田地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的可控环境相比,不确定因素太多,总结经验后,就要快速投入到补种的工作中。这时,在上海的研究组就是指挥部,曾爱碰到的难题都要通过网络求助“大后方”。经过与研究组讨论后,他们通过搭建防风网,并在风沙来临前为藜麦苗增加灌溉量等办法逐步增加了与自然抗衡的砝码,但每次风沙过后都会有损失,所以要不停地补种。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  让市民餐桌粮食升级

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蛋白质含量高,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且升糖指数低,是国际上推崇的“超级食物”。联合国将2013年定为国际藜麦年,以此呼吁全世界人民注意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并在全世界推广藜麦种植。但我们的餐桌上藜麦还不是常见食物,通过科技援疆,让藜麦走上大众餐桌也是张蘅研究组的愿望之一。

在新疆的传统种植产业中,棉花是最普遍的,但是随着近年的收购价格降低,农民种棉花的收益也逐年降低,如何在援建中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曾爱说:“藜麦也许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今年,在900亩实验地中,项目组共栽培了5个引种品种,12个杂交品系,1200份种质资源,完成了所有藜麦试验材料的表型调查分析,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2个品种、36份资源、多份具备高产潜力的杂交新品系。而且今年8月份开始,项目组为了充分利用南疆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又在喀什地区10个县市开展藜麦夏播试验400余亩,力争实现一年2季种植。

所有的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藜麦种植也是这样。曾爱说在给农户介绍推广种植藜麦时,他们问的最多的是“什么是藜麦?”“种植后有人收购吗?”“能赚钱吗?”经过与“大后方”沟通和协商,在上海对口援疆前线指挥部与上海市科委的牵线下,光明食品集团已经到喀什考察并有意开展收购合作意向。目前,曾爱和伙伴们已经完成了喀什地区2批次近150余人各县、乡镇的农技人员和农民的藜麦种植培训,承接了多次来自喀什地区各级单位、上海光明集团为代表的企业代表团等对试验项目的考察。

明年种植5万亩   援疆造血渐增强

喀什是上海援疆的对点扶持城市,不能让项目像“输血”,而应让当地农民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行,这样才能真正的富强起来。项目组在经过多次、多点实验后发现,经过仔细的品种筛选应该可以实现低海拔平原种植,而且新疆有很好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条件。今年的实验地种植的成功,说明在平原种植藜麦是可行的。

在藜麦收割的时候,也是项目组重点宣传和推广的时候。经过多次的科普宣传,喀什地区计划明年将有5万亩土地用于藜麦种植。曾爱说:“明年种植的土地条件会比今年好,明年的小目标是亩产可以达到250公斤。”项目组引进的藜麦品种的生长周期短,在新疆100-120天就可以收割。曾爱说:“如果大规模种植可以达到单季每亩250公斤的产量,那么农民的收入将超过新疆的传统产业收入,真正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今年3月到现在,曾爱在新疆已经有大半年了,每次走1个月左右,回家4、5天,每次回来,不满3岁的女儿对他都会有点陌生,逐渐熟悉后,会发现爸爸又不见了。以至于每次他只要出去,女儿就会问妈妈“爸爸呢?爸爸又走了吗?”当我们聊到家庭时,曾爱反复用手里的纸不停地擦拭着杯子,反反复复,最后用微弱的声音说:“我觉得对妻子和孩子充满了愧疚。”

距中秋节还有两天时,曾爱即将再一次离开家,去守着他心心念念的藜麦地。问他为什么不等过完节,他说现在是春播品种收割和夏播出苗的关键时期,要回去跟农户做好沟通和准备。明年的大面积藜麦推广种植,正因为不在我们自己的实验地上,我们需要对品种的特性更加熟悉,而且要全程提供技术支持,这些工作都要现在就去做好准备。

问曾爱在新疆苦不苦?他笑着说:“如果真的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新疆人民多一份产业选择,为我们的餐桌多一道主食,我觉得是我最大的幸运。”

在上海,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一个故事。而在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中,像曾爱这样扎根一线吃苦耐劳,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对现实生产力的提升的科研工作者有千千万万名,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默默地付出和贡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