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最年轻院士的眼睛里,这座城市对科学、对科学家的尊重,正是未来之光!

发布时间:2021-01-18

樊春海101

你知道跨界吗?上海目前最年轻、也是唯一一名70后院士,中科院院士樊春海教授,就是一位“跨界”青年。许多眼下看来仅仅是想象的东西,在他的科学世界里都是极具挑战性的国际前沿科学课题,或许未来就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学本身来讲并不应该是有学科的,学科是人为划分出来的边界。你用什么技术,物理还是化学,还是纳米技术等等,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发现一些新方法,用一些新技术,来观测、破译生命的奥秘。

——樊春海

宏观到微观,人类对生命的感知漫长而细腻,科学家层层剥茧,解开一个又一个谜题之结。对樊春海院士来说,解题会用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学科,自称从小“不太聪明”却“好奇心很强”的他,一直致力于生物传感基础研究,要将这些新方法、新技术转化应用到实际临床,“跨界”青年的科学世界。

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在《奇异的航程》中这样设想,通过物质缩小术,让医生乘坐潜水艇进入人体治疗疾病。当然,物质缩小术在现实中行不通,但我们能不能制作一款DNA纳米机器人,让它进入到动物和人体内去寻找疾病根源,甚至把健康细胞替换上去呢?

在樊春海院士看来,转化医学的理念实际上就更偏向于实用性。我们现在科学研究,尤其跟医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产生了这么多的成果,那么是不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是一个带有非常鲜明应用特色的方向。你可以说是一个学科,但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产生的一个新的需求。

看似天马行空,正是樊春海院士研究团队的科学梦想。在他看来,基础研究,最终要能够回馈生命。在上海交通大学新落成的转化医学楼里,他搭建“框架核酸设计与纳米医学诊疗”实验室,致力于将核酸分析检测新方法转化应用到临床。目前已经与仁济医院合作,希望将生物传感器用于前列腺癌早期检测。

探究新方法、新技术的过程,往往大家都不知道这座桥怎么搭,这条路怎么走,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转化医学国家设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把一群很聪明、很有想法的人聚到一起,它就自然而然把这条路给趟出来。这个平台它不仅对交大开放,而且对上海、甚至全国的研究人员开放。

依托去年底启用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已经集聚了一批来自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甚至是数据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因为很多新理论的产生,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

因为两个学科的交叉的边界,往往是没有人或者没有很多人探索的,没有很多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就容易找到一些新的现象——你可以说我在生物学里懂更多的化学,在化学里面懂更多的生物学,所以交叉学科一方面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发现新现象,出新成果。

但是另一个方面来讲,真正要把交叉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你要把两个学科都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而不是浮于表面,仅仅满足于把它交叉起来而已。真正要用一个学科的内容去解释、解决另外一个学科的重要问题,每一个都是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要做很容易,要做好很不容易。

1992年报考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00年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物理系教授艾伦?黑格,樊春海院士的求学和科研经历都有着浓郁的学科交叉氛围。

这样的“跨界”会迸发怎样的科学火花?

如果能够沉浸在这样一个很多人都在,而且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特别是很多大师交流的时候,你就会开阔你的眼界,你会了解你原来所不了解的事情。也许人家一句话可能就解了你很多年的疑惑,或者是让你触发一些全新的思考,对另外一个领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时候可能就是你能做出原来所不能做出的事情,这一切可能都是无法预期的。

——樊春海

凭借着在生物传感基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成就,樊春海院士获得过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近6年里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5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迄今上海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可这样一位大神级的学霸,却自称“并不是最聪明的”,只是“好奇心很强”。

有的人他就喜欢对一件事情很专研;还有一类人比如说我,好奇心比较强,觉得这个也挺有意思那个也挺有意思,就做点交叉的事情。我有一次跟中学生开玩笑,如果你不太聪明的话,做交叉学科也是蛮好的,至少对我来讲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