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11人当选2021年两院院士,他们有哪些突出贡献?点进来看!

发布时间:2021-11-19

  刚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上海共有11位当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位。快来看看都有谁!

中国科学院

图片1


中国工程院

图片2

  

  他们有哪些突出贡献?一起来看↓

  

图片3

李骏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复旦大学

  

  1961年3月生,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上海数学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4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代数几何,解决了代数曲面上向量丛模空间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图片4

俞飚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967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寡糖、糖缀合物及其它天然产物。“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上海市人民政府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2013)、第九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1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1999、2002、2006)。

  

图片5

李劲松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1971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研究。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研究组长。2009年获浦江计划支持,2013年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支持,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图片6

贾金锋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上海交通大学

  

  1966年3月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拓扑超导及Majorana费米子,其它拓扑材料及新量子现象研究。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低维物理与界面工程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获得者(2014)。

  

图片7

李杰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同济大学

  

  1957年10月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抗震;随机动力系统。1981年于郑州工学院获本科学位,198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获博士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所长。获得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励20余项。2003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图片8

蒋昌俊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同济大学

  

  1962年5月生,同济大学教授。从事并发理论与并行处理、软件形式化技术和网格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和省部委项目等三十多项。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图片9

杨为民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1966年4月生,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催化新材料及反应工程与工艺的研究,针对我国缺油富煤和生物质丰富的资源特点,带领研究团队发明了苯和生物乙醇为原料生产乙苯的新工艺,2007年,建成世界首套以煤基焦化苯和生物基乙醇为原料的乙苯生产装置。

  

图片10

朱合华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同济大学

  

  1962年10月生,现任同济大学教授、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较早地开展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研究,提出iS3 (infratructure Smart Service System)的概念与框架体系,被国际著名学者认为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信息集成方法的国际开拓者之一”;合作建立了Zhang-Zhu岩体三维非线性强度准则,并提出基于GZZ准则的岩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和精细化模拟方法;提出描述盾构管片接头非线性的梁-接头不连续模型和隧道结构服役性能指标(TSI)及评估方法。2009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图片11

吴明红

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上海大学

  

  1968年3月生,现任上海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长期从事辐射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在辐射防护设计、污染检测分析及高效治理、环保功能材料研制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应用电子束辐照及纳米材料催化技术处理污染物的理论和方法,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开辟了把系列无机和复合纳米材料应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的新领域,成功应用于大气污染和人体健康研究。2009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图片12

范先群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964年6月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长期致力于眼眶病和眼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带领团队率先构建数字化眼眶外科技术平台,创建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研发功能化眼眶修复材料,构建适应于眼眶微环境的生物材料,建立了个性化眼眶修复新技术;建立眼肿瘤多靶点基因治疗方法,领衔开展我国眼恶性肿瘤的多中心研究和规范化诊疗。2007年获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图片13

贾伟平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956年11月生,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揭示了国人糖尿病的遗传特征,构建“中国2型糖尿病遗传预警模型”;构建降糖药物疗效的遗传预测模型,指导个体化用药。建立适合于国人的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创建国际首个持续葡萄糖监测正常参考值和评价临床疗效的判断标准,揭示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创建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防控新模式,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发现FGF21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标志物,揭示其在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糖脂代谢的调控机制。1999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