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光电探测领域的领军人

发布时间:2014-04-29
做光电探测领域的领军人
 
  ——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李言谨研究员
 
  脚踏实地、不断进取
 
  李言谨同志自1976年8月起,先后在江苏省东台县糖烟酒公司和县农机厂工作,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9月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进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将近30年的半导体红外光电探测器及组件技术研究。
 
  李言谨研究员作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领域的学科主要骨干之一,在担任的多项课题负责人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业务水平,带领课题组成员完成了众多科研任务,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他担任某探测器杜瓦组件项目首席专家,是我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领域的学科主要骨干之一。早年他通过“碲镉汞光生载流子横向运动和复合的研究”,首次观测到碲镉汞光导探测器的线性瞬态响应,并圆满解释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种测量半导体过剩载流子双极迁移率的新方法。他结合碲镉汞器件物理及低温背景性能研究的课题,形成了碲镉汞材料表面钝化的新技术,有效降低了表面复合速度,为研制高性能的器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组织实施国家高技术863-409主题项目的工作中,他与课题组同志一起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最后研制成功180元碲镉汞长波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率接近室温背景的理论极限,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他与团队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研制出长波线列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对探测器的组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焦平面光电器件的封装结构和形式,覆盖了从单元到大规模面阵和超长线列探测器,为我国航天用光电器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业精于勤、不断求索
 
  李言谨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成员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集信号延时积分功能于一体的扫积型光电导型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扫积型探测器需要较长的载流子寿命,且必须在比较高的偏置电场下工作。当时实验室没有数字示波器,只能采用照相的办法记录观测到的波形。在艰苦的实验条件下,他反复练习拍照、装胶片、曝光、显影、定影、冲洗等程序,采用两次曝光的方法在一张照片上获得了高低偏置下的波形,这是国内首次观察到的碲镉汞光导探测器线性瞬态响应。然后他从理论上对线性瞬态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计算,圆满解释了其原因,并阐明了这一现象的应用。
 
  李言谨研究员负责国家“863”计划有关重点课题的芯片技术攻关,发展了碲镉汞晶片表面钝化及过剩载流子寿命检测等技术,系统研究了长波红外碲镉汞器件的背景限性能,取得该项目的突破,使该项目器件的主要性能接近室温背景限的理论极限,并将其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承担的重大国家科研任务以及卫星应用碲镉汞红外探测组件,为相关任务的完满完成作出了贡献。
 
  他还负责国家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十五”预研项目及相关空间遥感应用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提出了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在低温下热失配应力的解决方案,显著提高了长线列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可靠性,成功应用于某遥感试验卫星,在轨运行四年多,性能稳定,获得了大量红外图像。他还提出了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成功应用于该试验卫星获得的图像,使得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有明显的提高。
 
  服务国家需求、凝聚团队再创辉煌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李言谨同志提出新的工作思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自己的团队进行了改革:
 
  一是将原来以技术研发为主的管理模式改为研发和工程制造并举的模式。为了打造一支适应工程制造的人员队伍,他花大量精力在部门内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大力培养工程制造急需的设计师队伍,强化关键工艺的改进和人员技能的培训,规范工艺流程和工艺记录,通过这样的改造,目前已有多个航天工程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某项目同时在组件技术研究室正常运行。
 
  二是狠抓新技术的研发。随着航天工程项目的增加,部门出现了人力资源逐步向工程制造倾斜的倾向,但同时航天工程项目采用新技术的速度却不减反增,所引发的矛盾时时困扰着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李言谨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部门发展战略,即在加强工程制造能力的同时更要保持和加大新技术研发的力度,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和项目的带动,一支高水平的新技术研发队伍已初步建成。近年来,组件技术研究室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一批创造性的成果。为适应我国航天红外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队伍的凝聚力建设。随着事业的不断成功,部门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团队组件技术研究室主要从事我国航天应用红外探测器组件及先进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研发,固定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7人,在学研究生12人,35岁以下约占75%。李言谨同志非常重视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在大家不断努力下,该研究团队先后为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以及海洋卫星研制了碲镉汞多元多波段红外探测组件,为神舟飞船及遥感试验卫星研制了相关组件,承担了我国多颗遥感卫星及所需的组件研发,也承担了多项国家预研及核心高技术专项任务。
 

 

  李言谨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默默地在组件技术领域辛勤耕耘,在技术上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推动了半导体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组件技术从应用基础研究向工程化应用的转化。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伴随着我国半导体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组件技术的发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应用需求,为我所半导体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组件技术的研制做出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言谨,研究员,男,1960年5月28日生,198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组件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家军用电子元器件型谱系列某科研项目首席专家。曾任上海市虹口区第12、13、14届人大代表。

 
  长期从事半导体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组件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集信号延时积分功能于一体的扫积型光电导型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承担了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近10个项目,担任总装备部某型谱系列项目首席专家,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10项。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