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这个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概括地说,就是认为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个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前提,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石。
学习这个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批判唯心主义,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方针、政策和路线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物质
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回答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就必须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物质,要对物质概念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规定。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世界的物质现象所作出的哲学概括。这个概括所能达到的水平,直接地取决于人类理论思维的水平,但归根到底取决于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由于实践、科学和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是历史地发展的,因此,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发展,在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下面先讲: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两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1.古代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在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的“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在根本点上是正确的。但是,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不能被科学证实;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总而言之是,它对物质的解释是肤浅的,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处在初级的阶段。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这种物质观,和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东西,并且有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当时的自然科学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所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因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
但是,这种物质观本身又有严重的缺陷,第一,在对待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上,它把特定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所以就得出物质是原子的结论。第二,在对待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它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未能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概括出物质的最基本的共性,以丰富哲学的物质观。第三,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因为它把原子作为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就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因为用原子论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总而言之,按照这样的物质概念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解释不了千变万化的物质现象,说明不了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也无法驳倒唯心主义的不断进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上有两大发现:第一,发现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现象,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例如镭,经过放射之后,就生成了另外两种新的物质:惰性气体氮和氡;第二,是电子的发展,就是说,发现原子当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的质量可以随着自身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这两大发现,对物理学来说,确实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因为它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可是,当时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却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做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的错误结论,唯心主义此时也乘机向唯物主义发动了新的进攻,叫嚷“物质消灭了”,“唯物论被驳倒了”等等。
究竟物质被消灭了没有呢?唯物论究竟被驳倒了没有呢?根本没有。正确的答案应当是: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所消灭了的只是旧的物质结构学说所规定的界限,所驳倒的只是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它不但没有被驳倒,反而更加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所以,这就要彻底弄清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物质?如果说,在世界究竟是不是统一于物质这个问题上,需要划清唯心论和唯物论的界限的话,那么,在究竟什么是物质这个问题上,就要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所以,我们下面就来讲一讲。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
早在19世纪八十年代,恩格斯就澄清了物质概念和它所概括的种种具体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6页),恩格斯的这个论述,指明了制定和把握哲学物质概念的方向,指明了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物质一般,是对物质的共性的概括。共性不能离开个性,又不能归结为个性。
列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打退唯心主义的猖狂进攻,彻底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谬论,捍卫辩证唯物主义。所以,总结了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积极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给物质下了一个完备的科学定义。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他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8页)这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物质是哲学范畴;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为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理论意义有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唯心主义阵营里有不少流派为了避免同人类的朴素信念和自然科学的结论发生明显的矛盾,往往并不拒绝使用“物质”这个名词,甚至还可以大谈“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特性,例如黑格尔。但是,它们的要害就在于不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东西,要么认为物质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要么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总之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二元论也并不否认物质的存在,但是它却把物质和意识说成是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两个本原,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就在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唯心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说明,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而意识只能依赖于物质,这就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它像一块试金石,暴露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荒谬性。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存在主义也大讲“存在”,但它讲的“存在”和唯物主义所讲的存在大相径庭。它认为存在就是人的“自我”存在和人的内在的“自我”是等同的,而“自我”又是一切事物、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没有人的“自我”,“世界”就是杂乱无章的堆集物。在他们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存在,只不过是人的“自我”的表现,它们是依赖于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为了人的“自我”而存在的,是“自我”的“补助物”。所以很清楚,存在主义和其他主观唯心主义一样,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其基本原则就是唯我论的主观唯心论。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世界究竟是不是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是承认世界是可知的,称可知论;凡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称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有两种类型:一是休谟的不可知论,他认为只有我的感觉经验是实在的,至于在我的感觉经验之外有没有客观实在,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是康德的不可知论,他宣称,在我的感觉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但“自在之物”是永远不可能被认识的。总之,这两种类型的不可知论都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把意识说成是先天的,主观自生的、不依赖于物质的东西,这实际上是转弯抹角地肯定了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物质不仅存在于意识之外,而且能够被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不是先天自生的东西,而是对物质的反映,被物质所决定的东西。总而言之,还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就打中了不可知论的要害,堵塞了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偷运唯心主义的渠道。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在回答什么是物质时,混淆了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有没有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是个哲学问题。另一个是物质的结构是怎样的?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正在于混淆了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把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认识到的关于物质的特殊结构和属性说成是物质的共同本质。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二者是有严格区别的,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它是一个最普遍最广泛的概念。哲学的物质范围所标志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可知性,是对无限多样的物质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概括,它是绝对的、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对自然界具体事物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并将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日趋深化。所以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
其次,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第一,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提供了可靠的自然科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是在包括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内的具体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将不断地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基础,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例如,近些年来,通过对原子核内部和宇宙射线的研究,发现了愈来愈小的“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有300多种,而且这只能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现代科学揭明:基本粒子并不基本,它们是由物质的更深层次(在中国叫“粒子”,在外国则叫夸克)所组成。物理学家还发现了与已知的粒子相同而特性相反的粒子,叫作“反粒子”,并设想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反物质”,“反物质”和物质这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它们都是客观实在,都是物质。
现代科学还发现,物质除了实物粒子形态以外,还有场的形态,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无论将来对物质的结构和形态的认识淡化到什么程度,都不会推翻物质存在意识之外这个客观事实,就是说,列宁物质观是正确的。所以,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鼓吹的“物质消灭了”的观点是站不脚的。
第二,哲学的物质范畴为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自然科学家在进行物质结构研究时,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为指导,坚持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才能有所前进。
以上就是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弄清了这个关系,也就弄清了列宁的物质定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如何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
第二节 运动
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无限多样。这是为什么?其根本原因,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世界是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之所以是丰富、多样和生动的,正是它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所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什么叫运动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所有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哲学上运动这一范畴,指的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等等,而是包括了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指的是各种运动形式中的最普遍的共同本质,所以恩格斯说:“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491页》,运动、发展、变化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可以用一个去规定另一个。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世界在本质上不仅是物质的,而且物质又是永恒运动着的,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为什么呢?因为物质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自己的存在。某种物质之所以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正是因为它具有着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比如,生命就是因为有蛋白体的不断地新陈代谢运动才存在,如果新陈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说人死了,送八宝山去了,就是说他的生命运动——新陈代谢终结了。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41页)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运动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如物质不可分割。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具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存在。
人类的全部实践和科学发展都证明物质世界的一切,从微观粒子到日月星辰,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一不在运动着、变化着和发展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3页)
第二,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物质、脱离物质的运动。
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的主体,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例如,自然科学证明,客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是电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脱离人脑生理过程的纯粹的心理活动、纯粹的精神运动是没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证明,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等等。总之,只要说到运动,就是物质在运动。
把上述两点结合起来,就是说,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99页)。如果能坚持世界是物质的,又坚持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如果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其结果不是陷入唯心主义,就是陷入形而上学。
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这就是唯心主义。
这是因为,说到运动,就必须要问是什么在运动,就必须要有运动的主体。如果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就必然要把精神看做是运动的主体。例如,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概念运动不过是客观世界的运动反映在人脑中,在人脑生理活动的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活动而已。如果脑离了物质一一客观外界和人脑,根本不存在什么独立的概念运动。
歪曲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宣传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反对唯物主义的一种方式。19世纪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所创立的“唯能论”就起了这样的作用。他在1887年在莱比锡的第一次讲演中,公开提出要用“唯能论”代替原子论。他利用放射性的发现,说物质消失了,转化成了某种非物质的“纯粹能量”了。因而能就代替了物质,成为唯一的“世界实体”、万物的基础。这种观点是非常荒谬的。因为能属于运动的范畴,只不过是运动的量度,它是由于物质的内部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做功的本领、能力,“能”离开了物质是不会单独存在的。例如,离开了电子就不可能有电能;离开了原子就不可能有化学能,离开了分子就不可能有热能,等等。
现代的唯能论又有新的变化。他们利用正负电子对碰撞可以转化为一种对光子的事实(这种现象,物理学上称为“湮灭”),又鼓吹物质消灭了,只剩下能了。这种看法同样是不堪一击的,因为光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这种二重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一方面是30万公里/秒的粒子流,同时又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子就既具有能量,又具有运动质量(不具有静止质量),光子和正负电子一样,也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决不是脱离物质的纯粹的能。还有一些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唯能论者把能和能的承担者分开,也就是把运动和物质分开,干着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勾当。他们的企图,就是要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挖掉唯物论的基石,这就暴露了他们的唯心主义真面目。正如列宁所说:“想像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这种意图偷运着和物质分离的思想,而这就是哲学唯心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第274页)
把物质和运动分割开来,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这是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论的特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之一,就是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当然,它们也不否认物质的任何运动,问题在于它们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而又把机械运动归结为外力推动的结果。否认事物内部具有能动性,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结果陷入唯心论。
例如,曾经对自然科学有过卓越贡献的学者牛顿,他曾经用万物引力定律解释宇宙间各种星球运动的情况。他认为,由于各种星球的相互吸引,而使它们能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认为这种解释是完美无缺的。后来,英国的一个牧师本特雷为了宣扬宗教神学,就写信给牛顿,问他太阳系最初是怎么动起来的,行星是怎么由静止到运动的?这样一问,牛顿就发现单靠万有引力定律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他回答说:使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运动力除了万有引力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即和引力垂直的力。切线作用于行星,它才能围绕着太阳转动起来。那么这个切线力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从物质本身找不到。他说这是精通物理学和几何学的上帝给的,从而得出“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荒谬结论。由此可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形式不同,殊途同归,最后都走进了唯心主义死胡同。
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什么是静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并不否认在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中存在着静止的状态。不过,这只是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静止,而不是绝对的静止。具体来说,它是指如下三种情形。
第一,对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此时此地,在一定条件或范围内,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如机械运动,而呈现出静止状态。例如一台机器没有运转,即没有进行机械运动,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第二,对于整体运动而言,在整体运动中,如果某一物体虽然参与总的机械运动,但是对另一个物体在位置方面没有变动,空间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这也叫相对静止。例如,旅客坐在前进运动中的火车上,虽然旅客随火车的运动前进,但他坐在车厢内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就是静止。再如,通讯卫星,我们用的是印度洋上空的那一颗,因为它总是呆在印度洋上36000公里的高空,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叫它静止卫星;又因为它和地球一起,按照同一速度绕地球轴心旋转,所以又叫同步卫星。就是说,和地球同步前进。通讯卫星的这两个名字,就很好地说明了静止只是相对静止,而不是绝对不运动。
上述两种情形,都说明静止是事物的局部状态。
第三,对事物的质变而言,当事物的运动处在量变过程中,还没有达到质变的时候,事物还是它自己,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它是静止的。例如,当原子的核电荷还没有改变时,它还是特定元素的原子;当事物没有死亡时,它还是活的生物;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机器还没有被推翻时,它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原子核外面的电子在不停地运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在不停地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以及剥削和反剥削、压迫和反压迫的阶级斗争等在不停地进行,也没有绝对的静止。所谓“风雨不动安如山”、“稳如泰山”,只不过是文学语言,具有比喻的意义罢了。
上述这种情形,说明静止是事物的暂时状态。
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就不了解运动一方。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方,运动才成为可以衡量和计算的东西。恩格斯说:“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又说:“运动应当从它的反而,即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01页)例如,在物理学上,为了要计算物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就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而选择参照物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物体本身具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一辆汽车,如果没有一个相对静止的参照物作为起点,怎么能知道跑了多远呢?
第二,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固然是由物质的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却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63页)没有相对静止的状态,就没有物质的分化,世界只是混沌一团。
第三,承认事物有某种相对稳定状态,是把事物彼此区别开来,把握它确定的质,进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本前提,否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例如,有的基本粒子的“寿命”只有几万亿分之一秒,确实变化得快极了,但它毕竟在这几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还有相对的静上,如果连这种相对静止也没有,就没有理由说它存在,就无从认识它,连给它命名也不可能了。
第四,正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才能够在内部积累必要的条件,实现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化。没有表现为相对静止的量变作准备,质变也不可能实现。例如,如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相对的稳定,不在一定时期内巩固它,利用它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是不停地“变革”,生产力就要被破坏,就不可能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
总而言之,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果连相对静止也不承认,那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一点,我们下面就要谈到。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包含有绝对的运动,绝对静止不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静止只不过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313页)例如,电影胶片,分开来是一个个画面,是静;但往影机上一放,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场面,这就是动。总而言之,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就无所谓绝对的运动。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相结合,二者的辩证统一,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完整的运动观。
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必须反对。
一种是,把相对静止夸大为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
这种观点否认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把相对的静止绝对化,把暂时的状态永恒化,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这样就必然要到物质之外去找物质运动的源泉,这种形而上学的不动论,最终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另一种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这种观点,否认相对静止,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同它们的运动形态都看成是一堆变幻不定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不承认事物有质的相对稳定性,最终必然要导致不可知论。例如,战国时期庄子鼓吹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此亦彼也,彼亦此也。”这就把不同事物、现象之间的转化,看成是没有条件的,完全抹煞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它们之间的质的差异性,认为天下万物没有区别。古希腊的老拉底鲁认为,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旋风,瞬息万变,无法捉摸。因此,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按照他的意思是,“什么也不能说”。类似上述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所见。例如,模棱两可,不分是非,不讲原则,不区分事物的性质等等,都与相对主义相似。因此,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法,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节 时间和空间
前面,我们讲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是运动只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所以,要全面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就必须进一步弄清楚什么是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所谓时间,就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间隔性和持续性。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在发展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先后更替的相继关系(即事物之间的你先我后的相互交替和相互转换);间隔性是两个事物或过程之间间隔的长短;持续性是指事物发展的连续过程,即一事物的存在和一过程进行中的持续的久暂。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就是说,它只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不能颠倒,也不能倒退,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太阳东升又西落,天气冷了又暖和,小伙子变成了老公公,大姑娘变成老婆婆”,都是讲的时间的这种不可逆性。我们有时说“老人越活越年轻”,只不过是形容精神很好,身体健康,其实,也只不过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所谓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诞性。伸张性就是物体占有的位置,广延性是物体的体积和形状。空间就是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特性的。立体几何学是研究物体空间特性的科学,广延性在几何学上就是三条互相垂直的线所显示出来的立体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就是说,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着的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任何一个物体同其他物体的位置关系,都只能是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用几何学的术语表示,就是:通过空间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而且也只能得出三条互相垂直的线,或者反过来说,确定空间中某点的位置的坐标系总是由三条互相垂直的线(X轴、Y轴、Z轴)组成的。空间不能多于三维,也不能少于三维,现实的空间只能是三维空间。
在几何学里,有所谓“一维空间”、“二维空间”的说法。所谓“一维空间,指的是只有长短而没有宽窄的线”;“二维空间”是指只有长宽而没有高低的面。这些都是靠抽象思维假设的。在现代物理学中常常使用“四维空间”的概念。四维空间并不是现实的空间,在现实当中并不存在四维空间,如硬说有,那就是给神灵找住所,物理学中之所以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把时间和空间综合起来考察。把空间当三维,把时间当一维,加起来就是四维了,这在科研中、实际工作中是很必要的。例如对于航空交通管理来说,单单知道飞机的空间位置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知道飞机什么时间处在某一位置上,才能获得这架飞机的飞行情况的观念。至于其他科学中的“多维空间”的概念,例如色度学中的所谓“颜色空间”,是把每种基本的颜色当作这种“空间”中的“一维”,所以有多少种基本的颜色,就可以有多少维,并用这种“多维空间”来表示被考察的客体的色调。所以这里所说的“维”、“空间”和空间的三维性的概念完全是两码事。
2.时间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和没有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具体说来,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①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第一,时间空间只是形式,它总是以物质运动为内容的,形式如果离开了内容,就成了神秘莫测的东西。如果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那就是没有经历时间,就是没有现实的时间。例如,根本没有张三这个人,就谈不上张三有多大年纪了,如果说某个地方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就是根本没有这个地方,就是没有这种现实的空间。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56页)
第二,从时间空间的量度也可以说明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时间就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量度的。例如,地球供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供地轴自转一周是一天;空间是以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来量变的。例如,天体之间的距离用光年来计量,微观世界内的极小的长度用电磁波等物质波的运动来测定。可见,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同时也说明时间空间也是不可分的。如果离开了物质的运动,时间空间就成了不可思议的了。
②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物质的运动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形式,不存在于任何空间和时间中的东西,当然也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当我们谈到一座楼房的时候,就一定要谈到它座落在什么地方,有多高,占地面积有多大,这就是它存在的空间;当我们又进一步了解到它是什么时候盖起来的,有多少年了,大概还能维持多久,这就是指它存在的时间。常识告诉我们,既没有空间又没有时间的楼房是根本不存在的。对于宏观物体是这样,对于微观客体也是这样。例如电子,直径虽然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也还是有它的广延性,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虽然很短,例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一段持续性,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物质总是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没有离开空间和时间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空间和时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物质不可分。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特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的,这是对的。但是,它又认为时间空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是跟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这种时空观的萌芽,早在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那里就已经有了。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就是无物的“虚空”,而原子就在虚空中运动。这种观点,在牛顿那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牛顿看来,空间是贮藏物质的空虚的“容器”,时间是绝对均匀流逝的持续性,二者都是与物质过程无关的,其特点是一成不变、到处一样的,物质的运动绝不会使时间空间的特点发生任何变化。牛顿就把这样理解的空间和时间叫做“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简称绝对时空观。这种观点一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非欧几何产生以后,才根本动摇。这一点,我们后面将会讲到,不过,我们前面所阐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原理,都是对形而上学时空观的批判。这里就不重述了。
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既然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所以,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就必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正如列宁所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说是这样,从事实上说,也是这样。时间空间都不会因为你的主观好恶为转移,比如说时间,并不会因为你喜欢快一些或慢一些,它就快一些或慢一些。我们平常说“度日如年”,总嫌时间过得太慢了;说“光阴似箭”,是说时间过得太快了。但这只是你的主观感觉,一种错觉,是由你的心情所决定的,而事实却是时间本身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地球自转一周,只能是24小时,不能多,也不能少。至于空间,也是这样。
唯心主义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这是因为,它否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要逻辑地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把空间和时间看作是意识、观念的产物。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就把空间时间看作是“绝对观念”的产物,认为“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时,才出现空间的形式,自然界的事物只能在空间中展示出自己的多样性,而却没有时间上的历史;时间则是在“绝对观念”发展到人类社会时才出现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把时空看作是存在于人的主观领域的观念形式,例如康德认为,客观事物本身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空间和时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们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给事物以空间性和时间性。所以,通常都把康德的时空观念比作一副有色眼镜,通过这副眼镜去看事物,就给事物打上了颜色的烙印。总之,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尽管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一个,都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就是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受物质运动特性限制的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是相对的。
现代科学,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说明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特性,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观点是正确的。
1.非欧几何的建立动摇了绝对时空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看作是反映绝对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其实,它只在地球有限的平直空间才是正确的,超出平直空间就暴露出它的矛盾。例如,在球体上可以画一条首尾相接的直线,实际上是一个圆。欧氏几何把直线定义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但在球体的两点之间作直线不是最短的线。按欧氏几何的定理和公理,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º,但在球面空间三内角之和就大于180º。在曲面空间三内角之和就小于180º,这说明欧氏几何原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正确的。由俄国数学家洛巴切夫斯基和德国数学家黎曼所创立的几何学不承认有绝对不变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于欧氏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提示了空间特性的可变性。例如,前者证明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小于180º,后者证明大于180º。科学证明,欧氏几何学和非欧几何学在它们适用的范围内都是正确的,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欧氏几何学近似地反映了普通的、地面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特性,而非欧几何学则反映了天体运行的大尺度宇宙空间和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的微观空间的特性,从而动摇了那种绝对空间的观点。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空间和运动着的物质的内在联系,即时间和空间是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相对的特性。我们这里只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从理论上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当宇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测出:它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即空间的延伸性)就会缩短,在它上面进行的运动过程(即时间流逝)就会减慢。比如说,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的90%即27万公里/秒时,时间的流逝就要延缓50%,沿运动方向的物体的长度就要缩短50%。这说明,空间时间是同物质的运动相联系的,是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不能分离的。只不过这种相对论效果,在物体处于低速运动时(第一宇速7.9公里/秒,第二宇速11.2公里/秒,第三宇速16.7公里/秒)变化极其微小,根本看不出来,所以这个结论一般人接受不了。
但是,这种现象,现在在实验室里却很容易看得出来,一个基本粒子的寿命是很短的,有的短到几亿亿分之一秒,怎么能测出它的寿命长短呢?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到高能加速器里进行加速,加速到接近光速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时通过仪器就很容易观察到时间变慢的情况。也就是说,基本粒子的“寿命”明显延长了,例如π介子可以衰变为μ介子,中微子,当把π介子加速到27万公里/秒的速度时,它的时间进程就减慢了三倍,即寿命延长了。
由此可见,时间空间不是脱离物质运动而一成不变的东西,它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相对的特性,如果把它们割裂开来,最终必然会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因为在事物之外的空间和时间是谁设置的呢?只能是上帝。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时间性事物之外的时间=神。”(《列宁全集》第38卷第62页)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有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相联系,是它们的无限性。为什么说空间时间具有无限性?这是因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运动是永恒的,物质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无限多样性,必然要通过它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所以,承认了物质的无限性,运动的永恒性,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是无限的,任何具体事物的持续性都是有限的。“人活百岁也是死”、“万寿有疆”。但是由无数具体事物所构成的宇宙的持续性则是无始无终的。不论往前伸延多少年,也不会找到起点。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是无限的。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限的,但无数具体事物所构成的宇宙,它的长宽高就是无限的,从任何一点出发,前后、左右、上下延伸开去,无论在哪一个方向上,都不会找到终点。
所以,恩格斯说:“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9页》
那么,怎样论证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呢?一般的教科书上都是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视野越来越广阔,能够观察到多少亿光年,如200亿光年以外的遥远天体,以此来说明人们对宇宙界限的认识不断被打破。这些科学成就确实证实了时空的无限性,但是这样做还不够扎实,它仅仅还是一种直观,有着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例如,它只能说明过去,但是将来怎么回事呢?说不清楚。到底怎样论证才算严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在思维当中能够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这就是说,我们要把握无限,只凭感觉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的能力,从正确的前提出发,经过合乎逻辑的推论,来透过有限把握无限。进行逻辑推论的前提有两个:第一是一切具体事物都是要转化的,都是跟其他事物相联系的;第二是具体事物在转化中,物质是不灭的,也就是说,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从有变无。这两个前提都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物质不灭定律。从这两个前提出发,进行推论,就可以透过有限把握无限。
例如,我们来推论一下时间的无限性,前提是: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要转化的,而转化又是物质不灭。所以,从这个前提出发,一个事物必然要转化为另一个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终点就是另一个事物的起点,要一个换一个地转化下去。所以,有限的事物这种持续不断的转化,就没有一个终点,是明日复明日,上月31号的24点,就是这月1号的零点。然后,再反过来看,既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其他的事物转化而来,那么从现在追溯到过去,不管追溯到多么遥远,一个事物的产生都要以其他事物的转化为前提,依此类推,这样追溯的结果,也是找不到时间持续性的起点的,是昨日复昨日。
我们再以上述两个前提,推论一下空间的无限性。既然一切具体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那么整个世界就好比一个普遍联系之网(列宁语),具体事物就好比若干纽结。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宇宙的空间就是由所有事物的广延性和并列关系构成的。由于具体事物在普遍联系中沿着不同的方向转化,而这种转化又是物质不灭。因此就可以说,物质世界作为整个普遍联系之网,它就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沿着各个方向无限伸展着的、无边无际的空间。
总而言之,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无限的,而这种无限又都是由有限构成的,无限和有限是对立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内容是:第一,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但不是机械相比;第二,有限中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就是说①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有无限的性质和层次,如1/3是个有限数,但它又是0.333……这样一个不可穷尽的小数;②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任何确定的具体事物的有限的界限又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向于无限。总之,有限是局部,是无限的必要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必然趋势,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我们只能从它们本身的矛盾中去把握,而不能割裂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时空的无限性。
神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者宣扬时空有限论,硬说现实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边界,以此为上帝创造的“奇迹”作论证,为神灵居住的“天国”争地盘,是很荒谬的。
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意义
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广延性和持续性,都是以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因而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有正确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对我们的革命、建设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革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认识革命的性质上,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在时间上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才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阶段,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上,因为它发生在幅员辽阔又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大国,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能搞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如果不正确认识革命发展的时间阶段和空间范围,就难免犯左的和右的错误。毛泽东同志说:“过去我们讲过,事物在空间时间中运动。这里主要讲时间,人们对事物的运动观察得不合实际情况,时间还未到,他看过头了,就叫‘左倾’,不及,就叫右倾”(《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14),这是一个真理。
其次,对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空间性,就是指各种建设的布局和规模,时间性就是指它的发展速度。比如说,当前,要集中资金抓好重点建设,要收缩基本建设的战线,这就是一个空间问题;要争取在本世纪末达到一个小康社会,这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不注意这个问题,就没有四个现代化。
第三,对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来说,意义也很重大。比如说,上课吧,光通知你要上课,但不告诉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课还是上不成。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每个人一生中的青春年华就那么多,如果虚度光阴,无所事事,以后就会悔之莫及,作爸爸妈妈的,给孩子买衣服鞋袜,都要有时空观念。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也即世界的本质、本原问题。应当从哪里谈起呢?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由浅入深的原则,看来还是应当从我们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物质现象谈起,从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谈起。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纷繁复杂、形形色色和变化多端的,数不尽而又说不清。例如,拿有机界的生物来说,据统计,动物一百多万种,植物三十多万种,微生物十几万种,包括各种病毒和细菌。再拿无机界来说,诸多天体,我们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10亿颗以上的星,200万光年远的地方,各种星球的寿命长达几亿,上百亿年,这是宏观世界;而微观世界呢?基本粒子微乎其微,要用多少万倍的显微镜才能捕捉到,其寿命短至几亿亿分之一秒,等等。
由此可见,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是千差万别、无奇不有。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世界上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和本原呢?也就是说,有没有统一性呢?如果有,又统一于什么呢?是物质还是精神?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的宗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但是,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才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就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而这种物质性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万物不是由某一种特定形态的物质组成的,而都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含义。
但是,这种物质统一性,绝不是象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那样,可以毫不费力、瞎说一气,而不受客观实际检验的,而是需要科学和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反杜林论》第41页)下面,我们就分别加以证明。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证明
这个问题,严格说来,应当用全部科学发展史来说明。但是,能力所限,我们这里只能举出科学的某些成果来说明。
1.自然科学证明
①从宇宙天体(其中也包括地球)的起源和发展来看,(自然科学,天体演化学)从这个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我们极目长空,可以看到日月经天,星斗回转,河汉纵横。在遥望无底的苍穷之上,这些一个个发光的宇宙天体,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它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这些问题,在遥远的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在我国,远在二千多年以前,有一种元气说,就认为日月星辰都是由于气体的弥散和凝聚而生成的。它的论点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这里的“气”,指的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天体演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整体。例如,认为“天国地方”,所谓“苍天为圆盘,陆地为棋局”,就是给宇宙塑了一个模型,我们民歌“天似穹庐,陆置四野”,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科学的天体演化学,建立在近代天文学对于太阳系、恒星系和诸多星系的大量观测和研究的基础上。1755年,年青的31岁的德国自然科学家兼哲学家康德,发表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被恩格斯称之为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从此,树立了天体也有自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的观点。康德“星云说”的基本思想是:“太阳系的各个天体都是由宇宙间的原始分散状态的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的。具体说来,就是,星际空间并不是空的,而是充满着原始分散状态的物质微粒的。这些微粒,由于引力作用而不断凝聚,由于斥力作用而发生旋转运动,并逐渐向一个平面集中,最后形成为行星绕太阳运转的有规则的天体系统。这就是太阳系,从而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个科学的说明。
从今天的科学水平来看,康德的星云说虽然不能解释太阳系的许多重大问题,但是它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证明了诸多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例如,地球上的元素共有一百零几种,但其中已经在天体上发现的,就有69种,“氮”的原义就是“太阳元素”,就是因为它是经过光倍分析,首先在太阳上发现的,后来才在地球上找到这种元素;人们从地球上的氢弹的热核反应中,发现了太阳巨大能量的秘密,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根据化学分析,来自宇宙的客人陨石中所包含的铁质,具有同地球的铁完全相同的化学特性;从月球上采集来的矿物,也具有同地球上一样的结晶体;美国发射到火星上去的飞船拍回的照片,可以看出火星上具有同样的土壤、山脉和冰川。至于有没有生命没有得出结果。
1968年,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天上某些方向,不断发来有规律的无线电脉冲信号。最初,人们还以为是天上有文明的生物向我们发电报呢!所以曾一度把这种信号叫做“小绿人”,后来才弄清楚,并不是什么“小绿人”,而是一种星,称为“脉冲星”,又叫“中子星”,是演化到后期的恒星,直径大约20公里长,几乎全部由核子组成,物质密度极多,直径虽然只有20公里,但质量却和太阳不相上下,如果把整个地球压缩到一个篮球那么大,它的密度才能和中子星相比,每立方厘米1亿吨,需要一万艘万吨巨轮才能拖得动。
然而,据说这还不是天下密度最高的星,可能还有一种更致密的天体,西方学者称为“黑洞”,为什么叫黑洞?因为它内部的吸引力特别大,一切物质和辐射都被吸引向内,无法向外传播,连光都发不出来,看上去黑洞洞的,所以称做“黑洞”。钱学森同志说:这不大科学,因为它虽然黑,但不是“洞”,而是异常致密的物质实体,所以叫“陷光星”更恰当些。至于黑洞的进一步情况如何?黑洞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能够证明它是物质的,并且能说明它的密度为什么这样大的原因。这是因为,恒星发展到后期,当它将要熄灭时,常常会发生一些非常猛烈的爆炸,天文学上叫“超新星爆发”,爆发的结果,使其内部产生极大的挤压力,把原子外层的电子挤进了原子核内部,电子所带的阴电荷同质子所带的阳电荷中和而成中子。
总而言之,科学的天体演化学及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第一,宇宙间各种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是物质的实体;第二,它们又都有自己生成和演化的历史。这就从根本上打击了“神创世界”的宗教迷信思想,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②从生命的本质和起源来看,自然科学从这个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生命是什么?有些唯心主义者说,生命是一种神秘的、非物质的、超自然的活力,即“生命力”,这完全是瞎说,因为它不科学,恩格斯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的自我更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9页)这就是说,生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物质形态,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是蛋白体在一定自然条件下,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过程,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现代自然科学已经完全证明了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
蛋白体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所谓生物大分子,是指这些物质不但有生物功能,而且分子量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的无机物,比如说水,H2O,是由三个原子组成,分子量是18。食盐NaCl,只有两个原子,分子量是58。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则通常由几千甚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分子量可以从几万一直到几百万以上,所以叫生物大分子。正是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构成蛋白体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的结构虽然很复杂,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却并不复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这就是说,构成生命现象的各种活动,主要是通过蛋白质实现的。蛋白质一方面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它所需要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变无机物为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这就叫做生物的“同化”作用;另一方面,蛋白质又不断地使自身的一部分进行分解,变有机物为无机物排泄出去,比如人出汗,味道是咸的,就是一种盐,这就叫做“异化”作用。这种同化和异化的过程,就是蛋白体的化学成分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结果,就表现为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进化、死亡,这就是生命现象,而不是什么神秘的非物质的超自然的“活力”的作用的结果。
酶,也是一种蛋白质,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现已发现有一千多种不同的酶,它是蛋白质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过程的催化剂。比如,一瓶葡萄糖水,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可以存放很多年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如果我们把它喝下去,葡萄糖就会很快地被氧化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被我们所利用。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容易,其中却包括了几十步化学反应,全部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这种生物体的酶的催化能力,要比非物体化学试剂的催化剂的催化能力高达一千万倍,甚至10万亿倍。这就是说,在相同的条件下,用非生物体的催化剂催化要一年甚至100万年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用酶催化只要一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如果我们能深入了解酶的催化原理,并模仿这些原理来制造化学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那就将会引起化学工业上的一场革命。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特征的主要决定者,它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主要是由核酸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所决定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形式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核酸分子,因而也就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基因、密码)、特性。近年来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遗传工程学,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的生物的核酸分子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彼此搭配,重新“缝合”,再放到生物体中,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特性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生物的新类型,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比如,童第周先生所培养出的既具有鲫鱼又具有金鱼特征的新型鱼类,就是这样造成的。再比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对探索生命奥秘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最近,国外已经成功地把大白鼠的胰岛细胞中的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的细胞内,这样就为用发酵法工业生产胰岛素开辟了道路。这种方法还正在试验,如果能完全成功,得到胰岛素就太容易了,因为大肠杆菌到处都是,每增殖(细胞分裂)一次,在合适条件下只要25分钟,最长也不过两小时,这样,糖尿病人就高兴了。
上面,我们对构成蛋白体的蛋白质、酶和核酸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分别作了介绍,现在人们已经弄清楚,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化学成分,都是组成普通无机物的那些C、H、O、S、P、K、Ca、Mg、Fe等化学元素组成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生物体不过是组成成分以及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的一种物质形态,生命现象也不过是一种物质过程。
这种物质过程,最初发生在距今35亿年以前的海洋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中,这些C、H、O、S、P等元素组成的无机物的小分子开始化合为有机物的小分子,由有机物的小分子逐步化合成为生物大分子即蛋白质、核酸等,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即蛋白体。这就出现了最初的原始生命,这种原始生命进一步发展成为没有明显细胞核的原核生物。据化石分析,大约32亿年前就有这种生物了,如兰藻;由原核生物又逐步发展成为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如绿藻、红藻等,叶绿素制造出氧气,需要生命大量产生。从此,生命的星星之火逐步燃成燎原之势,这就是生命的起源。从这方面,现代自然科学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③从物种和人类的起源来看,自然科学从这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唯心主义的宗教神学目的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上帝有目的地创造和安排的,生物从创造出来的那一天起,是多少种,今天就还是多少种,一种生物完全是为了另一种生物而出现的。比如,世界上之所以有猫,是为了要吃老鼠;之所以有老鼠,是为了被猫吃,世界上万物的和谐的存在,证明了造物主的智慧。
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科学地解决了物种的起源问题,有力地粉碎了宗教神学目的论。达尔文依据大量的事实材料,得出结论说,现在世界上所发现的一切动植物种,都是由单细胞生物经过长期发展的结果,动植物所以具有现在的特性和机能,能够基本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得以维持其生存,是由于遗传和变异的交互作用,由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他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这两种相反的特性。所谓遗传性,就是指生物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使其母体的特性能够保持和积累;所谓变异性,就是物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出一些新的特性。遗传性和变异性都离不开外部条件,都体现着有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变异的基本原因,一是生物生活环境的改变,比如,达尔文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玉米种,种了六代之后,就和欧洲的品种基本上相同了。二是“用进废退”,即生物的器官用则进,废则退。比如,家鸭和野鸭,达尔文通过解剖发现,家鸭翅骨小而轻,腿骨则重而粗;而野鸭则恰恰相反,二者相比,差异如此之大,是由于家鸭少飞多走的缘故。我国古代《相鹤经》有云:“鹤,阳鸟也,而游于阴,……食于水,故其嘴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疎;大喉以吐,修颈以纳新,故寿不可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种用进废退,归根到底,也是由于外界条件改变的结果。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然选择就积累了微小的差异,就会产生性状的不同,这些新的性状连续遗传给后代,在旧的物种基础上,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产生出新的物种。现在地球上上百万种生物就是这样进化而来的,比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等等,绝不是上帝创造的。这就从物种起源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另外,达尔文还进一步指出,人也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后来,达尔文的拥护者、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根据达尔文的理论,用比较解剖学、左生物学等,详细地论证了动物和人的关系,确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论,这又是对宗教神学的致命一击。这是他们的一大功绩,但是必须指出,人类的起源单纯用生物的进化规律是不能解释的,人类的起源还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达尔文和赫胥黎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找到和解释猿是怎么转化成人的。恩格斯指出,“甚至达尔文学派的最富有唯物主义精神的自然科学家们,还弄不清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因为他们在唯心主义的影响下,没有认识到劳动在这中间所起的作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恩格斯,他指出:是劳动促使类人猿转化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就从人类起源方面,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上述几个方面,从宇宙天体(包括地球)的起源,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从物种和人类的起源,自然科学都证明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物质的,都是从一种物质形态向另一种物质形态转化的结果,世界从来就是物质的世界,而不是神灵的派生物。
2.社会科学证明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出现了人类,随着人类的产生,也就出现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方面。社会科学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发展史。为了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就结成了一定的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一种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谓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其一是说,人不能随便选择某一种生产关系;其二是说,人不能随便改变某一种生产关系,否则的话,就要受惩罚。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意识,不过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物质关系而独立存在。这就说明,认为社会生活是由精神支配的,或者是由人的精神任意创造的唯心主义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这就又从社会科学方面,进一步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总之,上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必须看到,科学的成果必定是一类一类的具体事物,一个一个的具体领域和部门,而不是世界的整体和全貌。因此,要从整体上真正直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必须靠哲学。因为,第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哲学问题;第二,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世界的普遍本质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对有限的材料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就能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有限中发现无限,揭示出世界的真正本质。
二、哲学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论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世界统一性的原则
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首先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它只有一个本原和基础,而不是两个或多个,从而反对了二元论和多元论。二元论认为,世界在根本上是不统一的,它有两个本原,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二者彼此独立,互相平行,这是办不到的,因为它既然承认精神也是一个本原,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否定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这样,它就抬高了精神,贬低了物质,最终必定要倒向唯心主义。
第二,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则
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又认为,世界的本原、基础是物质,而不是任何其他精神性的东西,这就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这是因为,唯心主义也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但是是统一于精神,而不是统一于物质,例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世界就统一于我的感觉、我的经验。贝克莱就说过,“存在就是被感知”,其意思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东西,我感觉到它,它就存在;我感觉不到它,它就不存在。石头的存在是因为我碰到了它。这是典型的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这种精神先于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是它活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就统一于这种客观精神。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黑格尔,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他那个“绝对精神”的产物,这实际上是宗教创世说的翻版。总之,不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是本末倒置的。
第三,坚持物质多样化的统一性原则
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性。就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某一种特定形态的物质组成的,而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克服了它们的局限性。例如,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统一于某些可感觉的物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统一于原子,这些都是用单一性代替统一性,结果都经不住科学发展的考验,也不能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
总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证明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科学的证明为哲学的论证提供了科学材料、科学事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哲学的论证又把分散、特殊的材料系统化、普遍化了,使原来只是反映物质世界一个局部、一个侧面、一个过程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从而大大地推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必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日益得到深化、丰富和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依据。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而意识是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存在的反映。总而言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也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进一步丰富这一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具体来说,可以把握如下四点:
第一,既然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提出存在的物质世界,所以,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无论观察事物,想问题,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等等,都要如实地反映物质世界的客观实际情况,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弄虚作假。如果说假话,说空话,用主观臆想代替客观实际,那就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以致犯“左”或右的错误。
第二,既然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所以,就要求我们从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使我们的思想跟上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实际。实际情况不同,工作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客观实际变化了,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原来的老地方,按照老框框办事,那就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从实际出发。
第三,既然时间空间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形式,所以,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想问题,一定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无论干什么,不但要有时间观念,而且又要有空间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准确地把革命事业推向前进。
第四,既然物质世界具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那就要按规律办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55页)那种在实际工作中,主观武断地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做法,就是违背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其结果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总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其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学习了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做到在一切工作中自觉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