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的曹雪松

发布时间:2016-06-20
郁 群
  
  读了网上一些热情地“寻找”曹雪松的文章,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感谢大家的关怀,又深感自己的无知。我作为曹雪松的一个后辈,年轻时也曾看过他的电影,但对这位多才多艺的前辈影剧家了解得太少了。我不知道他一生编著、演出那么多电影剧本外,还写了由著名作家刘大白、郑振铎作序的诗歌集《爱的花园》,还写了由著名作曲家洗星海谱曲的“搬夫曲”的歌词和由著名作曲家沙梅谱曲的“船家女”的歌词,以及那么多小说、散文等等。我根据网上文友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曹雪松的许多作品,读了之后,深深感到:多才多艺的前辈影剧家曹雪松,对我囯影壇文壇作出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是不可能被遗忘的。
  
  一、关于电影剧本《杨贵妃》
  
  在这里,我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曹雪松晚年终于完成了一个电影剧本《杨贵妃》,並且已经由香港文汇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这本书的名字是《曹雪松电影剧本选一一杨贵妃与三女性》,封面是著名画家白水画的彩色的国画杨贵妃宫庭生活画。本书的“代序”是项纯丹女士写的《永恆的纪念》。
  
  《杨贵妃》的诞生
  
  “代序”主要写了三个内容:一、《电影选刊》于1982年重新发表解放前曹雪松的代表作之一《三女性》的情况。项女士当时正是这个刊物的主办人,她谈了《三女性》于1947年在香港演出的进步意义,认为这是可贵的,当时在香港少得像“风毛麟角”。同时,她谈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电影,认为曹雪松参加演出和编剧的《王先生和小陈》等一系列作品,收到轰动效应,对广大的所谓“小市民”要进行具体分析,要肯定这种喜剧形式对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讽嘲的积极意义。二、电影剧本《杨贵妃》诞生的情况。项女士读过上海戏剧学院,《长生殿》是她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剧种之一。她八十年代初认识曹雪松先生时,正逢曹先生在创作《杨贵妃》,“正是这个杨贵妃的话题,使我和这位老前辈结下了缘分,成为忘年之交”。“曹先生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为线索,反映了唐明皇时期的这段历史,揭示了安史之乱的社会根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帝王生活的荒淫糜烂,等等,容量相当大。他每构思一个情节,都与我讨论。《杨贵妃》终于完稿了,他跟我商量,等有摄制单位接受拍摄,我们好好庆祝一下。意想不到的是,还没等到这一天,他就病倒了。我去医院看望他。他说,浑身痛,每个关节都痛。我知道,那是积劳成疾的缘故。足见他为《杨贵妃》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达到了极至,以致耗尽了心血。”这是一段多么富有感情的文字!她清楚地说明了《杨贵妃》的诞生。三、赞美曹雪松老师的人品。她认为曹老师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宁可人负我而我不可负人”的人。许多新老学生到他家中来拜访和聆听教诲的人不断,她和这些学生熟悉了就结交成朋友。她说她刚来聆听曹老师的教诲时,正怀着女儿,如今女儿已读大二,女儿虽然没有见过曹老师,但她身上一定会有着曹老师教诲的种种优点。
  
  曹雪松的“遗言”
  
  在这本书的附彔里,有我写的学习前辈剧作的体会文章和我的夫人离休干部曹惠芬写的一篇短文《曹雪松和杨贵妃》,她是曹雪松的大女儿,她的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新民晚报上刊登的王亦秋《王先生旧事》一文中把曹雪松错成“赵雪松”而写的,这篇文章发表在1993年12月3日《上海老年报》上。它的主要内容是:“三十年代曹雪松确曾参加演出过《王先生和小陈》中的小陈,不仅在国内演出过,而且,还曾应泰国剧院的邀请,到泰国去演出过。不过,曹雪松先生一生在电影事业方面所花的精力,主要还是在编剧。曹雪松先生对历史颇有研究,50年代在虹口中学任历史教师负责编写历史教师参考书的文化部分,反右时被错划为右派。他的晚年生活虽然贫困,但是,仍孜孜不倦地研究历史和电影创作,终于写成了电影剧本《杨贵妃》。曹雪松先生把《杨贵妃》寄到广州,陶金看了十分赞赏,很想拍摄这个电影。可是,由于戏中场面较大,筹措经费困难,事情就此拖了下来。这个电影剧本,不仅把李杨的爱情写得很有特色,而且把宫廷生活写得很有深度,比如在《贵妃出浴》这一场戏中,就把有关人物不同的心理矛盾,表现得极其细致、生动、感人。曹雪松先生为了创作这个剧本,阅读、研究了大量史料,花费了许多心血,显然他太疲劳了。当他完成剧本之后不久,终于患脑溢血病去世,享年80岁。当他病危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个电影剧本,他对自己的女儿说:我死之后,丧事从简,在我的墓碑上就写这么几个字:电影剧本《杨贵妃》的作者曹雪松之墓。”这个“遗言”促使我们努力出版了电影剧本《杨贵妃》。
  
  二、关于诗集《爱的花园》
  
  曹雪松的诗集《爱的花园》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上大”(曹系我党领导的上海大学学生),由著名诗人、五四运动新文化奠基人之一刘大白,著名作家、时任上海大学教授的郑振铎分别作序,诗集中收集36首新诗,主要内容是写反对封建婚姻,歌唱自由恋爱。刘丶郑的序言,都谈了当年诗壇上新诗的情况和问题,都肯定了曹雪松的诗集《爱的花园》,並都热情地鼓励他写出更多更好的新诗来。
  
  刘大白的序言
  
  刘大白的序言,主要写了这些内容:“一年以来,不大作一一这不大作当中,有几分是因为不願,有几分是不敢一一诗了。即使偶然写几句,也有点不願发表,不敢发表。不願的原因,纯然是自动的,我也不願说给别人听;至于不敢,或许有几分是他动的。然而在我的自觉上,还认为是自动的不敢。我以为像我们这种放脚式的新诗,处处都带着传统的气味,是无可否认的。如果新诗壇中,老是充满这种半新不旧的东西,未必会得到什么进步。不但得不到进步,而且也许会阻碍进步的。这就是我在自觉上认为不敢作和不敢发表的原 因了。”
  
  “我一面有作和发表的不敢,一面却希望一般青年诗人有作和发表的敢。青年诗人,多数不曾受过旧诗词的薰习;而且他们有新鲜的头脑,可以把他们的新情绪、新意境,用新形式表现出来,而成为真正天足式的新诗。这虽然不是咱们所希望的新诗的极致,然而要达到咱们所希望的极致,这条路也许是必由的。所以我希望能夠用新形式表现新情绪新意境的青年诗人们,敢作,敢发表!”
  
  “曹雪松君,是一个青年诗人。他的新诗集《爱的花园》,能用较新的形式,表现他较新的情绪和意境。虽然间或难免疵瑕,然而这是不足虑的。曹君正在少年,前途未可限量;将来学力猛进,自然能洗尽疵瑕而进于完善的。他的诗中。充满了青年们热烈的爱。他能将青年们热烈的爱,赤裸裸地,毫不隐瞒地表现出来,这一点尤其足使咱们认识他的新鲜的头脑。”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六日刘大白于江湾”
  
  郑振铎的序言
  
  全文如下:“近来许多人对于新诗的成功,似乎有些怀疑了。连向耒努力于新诗的作家,对于旧的恋慕也似乎一天天深挚起来。有许多人便真的放弃了新的途径,重复向旧的坟墓中走去。这不是很可悲观的现象吗?不,不!我们相信新的诗径是不错的,是终于要成功的,是终于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划一个光明的时期的!让他们旧的走旧的路怀疑的去唱他们自己的輓歌,我们是要向光明走去的!不管他新诗的作者是如何的幼稚,我们总抱着乐观,期待着他更远大的成就。他们这条路已经走得不错了,所缺乏的只是艺术的修养或豪放的热情而已。伟大的新人一出 现,一切的怀疑与踌躇便都要冰融雪消了。”
  
  “曹雪松君是我去年才认识的朋友,他对于一切的文艺,都很热心。他常常登台演剧,也常常以他自己的经验,写作新诗,最近成了这一冊诗。我读了他这一冊诗,很感到他的青春奔放的热情与他的过去的有趣生活。虽不敢说在这一冊诗集里他已经成就了伟大的成功,然而成功的希望是很诚挚的等候在前途了。”
  
  “什么人向光明走去的终将达到了光明之境。雪松只要努力走去!”
  
  “郑振铎十五,三,九。”
  
  自从五四运动新诗冲破封建的樊篱以來,在党的领导下早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同时,以郭沫若为首的包括郑振铎、刘大白等许多早期为新诗作出??朽贡献的诗人作家,也已经载入史册。是的,新诗在发展的路上,应该有什么样的形式等等问题,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在郑、刘两篇序言中也可看到。郑、刘都对新诗的前途充满信心,对青年诗人竭力地爱护、扶持,对年轻的曹雪松的赞扬和对《爱的花园》的肯定,就是一个例子。写诗首先要有诗的生活和感情,写爱情诗自然要有炽热的爱的生活和感情,郑、刘一致赞赏《爱的花园》时,都赞扬了年轻作者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丶追求自由恋爱的生活;同时,一致赞赏了年轻作者敢于在诗中把自己的爱意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的勇气。恋歌既有真实生活内容,又能在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中表现出来,这种新诗应该说是成功的创作。郑振铎后来在国立暨南大学当教授,我是暨大学生,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同学们是深知的。
  
  赏析《爱的花园》
  
  《爱的花园》新诗集中的笫一首诗歌的题目就是“爱的花园”。作者反对封建婚姻,热烈歌唱自由恋爱,幻想世界上有一座美丽的“爱的花园”,作者写自己的自由恋爱就在这座花园中幸福地进行。全诗分10小节,每节4行,共40行。
  
  前面3小节尽写这座花园的美丽,如:
  
  “呵呵!我何等的愉快,何等的欢乐呀!
  
  在明媚的春光温和而柔软的春风里,
  
  踯躅彷徨在迷惘之途上的孤獨的我,
  
  今天居然也走进这座美丽的爱的花园!”
  
  “园里的楼阁楟榭是如此地如此地美丽,
  
  遍地的花卉草木是如此地如此地鲜艳;
  
  善于歌唱的小鸟,乐于跳舞的小虫,
  
  是美丽活泼到比什么也都美丽活泼!”
  
  “…………。”
  
  第4节和第5节写了他和自己的爱人在这里甜蜜的相见和“接吻礼”:
  
  “并且,我的艳丽的如安琪儿似的爱人,
  
  也正在那薔薇丛中编着花圈来欢迎我;
  
  当我如野鹿一般的奔向到伊的身畔,
  
  伊便把奉献我的花圈戴在我的颈上,”
  
  “我用我的为热情而颤抖的双手,
  
  抱住伊纖鑯的如柳条般的腰儿;
  
  伊把伊比胭脂还红葡萄还甜的芳唇,
  
  贴近我的嘴边和我行甜蜜的接吻礼。”
  
  第6节和第7节描写了这座花园中有一条美丽的“爱河”,他和爱人在爱河中沐浴的快乐的情景。如:
  
  “靠身旁一湾爱河里的汨汨的流水声,
  
  比叮叮噹噹的钢琴声还要好听,
  
  比彬彬淋淋的琵琶声还要好听;
  
  声声像是在那诱惑我们去和它亲近!”
  
  “于是,我们脱了我们身上所有的衣服,
  
  赤裸裸的並肩联臂走入爱河里去沐浴;
  
  晶莹的澄沏的柔波争来和我们亲吻,
  
  双双的比目的鲽鱼也来和我们嬉戏。”
  
  第8节描写了这个花园中有一座爱神的宝座,他和爱人沐浴后耒至爱神宝座前参拜的情景:
  
  “我们浴罢即虔虔诚诚的去参拜爱神,
  
  並且,我们在这圣洁的爱神的宝座前,
  
  齐着步伐如蜻蜓拨水蛱蝶穿花似的,
  
  嬝嬝娜娜翩翩跹跹不住地轻歌曼舞了!”
  
  最后一节描写了“爱的花园”给爱人们带来的可以忘掉一切忧愁的幸福!如:
  
  “呵呵!现在,我们的灵肉都已沉醉了,
  
  沉醉在这自然的和爱的音乐声中了!
  
  尘环中的悲哀呀,人世间的苦闷呀,
  
  却不知到那里去了,不知到那里去了?”
  
  “爱的花园”这首诗,通过一个想像中的有“爱河”、“爱神”的无比美丽的花园,热烈地歌唱自由恋爱,使当年大批正在封建婚姻中痛苦挣扎的青年看到了希望。当年,年轻的曹雪松正在上海大学里学习,他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婚姻观,这才创作了这首“爱的花园”。他本人原来就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他是不得已从封建家庭中逃了出来的,在流浪生活中受尽了苦难。为了追求自由恋爱,他得到莫大的愉悦,也遭遇到失恋的苦恼。所以,在他的这本诗集中,还收集了“绿意”、“何处去逃生”等失恋的诗歌;还收进了“爱情”、“池中的莲花”等等对恋爱要真诚、要准备结婚的感悟的诗歌。
  
  是的,赏析这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诗文,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可看到某种历史的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三、曹雪松作词的两首歌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影壇的老影剧家曹雪松,有两首由他作词的电影插曲令人怀念,一首是由洗星海谱曲的“搬夫曲”,叧一首是由沙梅谱曲的“船家女”。
  
  “搬夫曲”
  
  吭哟,吭哟!搬哪,搬哪!
  
  搬一天,吭哟!活一天,吭哟!
  
  吭哟,吭哟!不管多少重,扛上肩头搬;
  
  吭哟,吭哟!搬得慢一点,背上挨皮鞭!
  
  吭哟,吭哟!搬哪,搬哪!
  
  天天搬,吭哟!年年搬,吭哟!
  
  吭哟,吭哟!还是吃不饱;还是穿不暖。
  
  吭哟,吭哟!搬到那一天,衣食才周全?
  
  吭哟,吭哟!起来,起来!
  
  快觉醒,伙伴们,快觉醒,伙伴们!嘿啦啦啦……
  
  肩头压千斤,背上印鞭?。
  
  不分你与我,同事受欺凌。
  
  起来,起来! 要团结,伙伴们。
  
  要团结,伙伴们。嘿啦啦啦……
  
  莫靠天求人,把手拉紧。
  
  自己的痛苦,靠自己抗争。
  
  曹雪松1925年时曾在我党领导的上海大学学习过,因此,在他的剧本、小说、散文,诗歌或歌词中,都有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压迫、求解放的内容。曹雪松对音乐界的著名作曲家洗星海是一贯敬重的,洗星海后来还作了世界闻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1935年他俩能够合作成功“搬夫曲”,为电影《王先生奇俠传》増色添采,这不是偶然的。
  
  “船家女”
  
  船儿随着微波荡漾,
  
  侬在船梢轻轻打槳,
  
  船艙里游客饮酒高唱,
  
  摇船女却暗自无限凄凉,
  
  摇呵,摇呵!摇呵!
  
  从早摇到晚,从春摇到冬,
  
  让岁月在槳声中沦丧,
  
  让青春随着浪花消亡,
  
  花般的快乐,烟般的希望,
  
  还有那梦般的幻想,
  
  而今呀,而今呀,
  
  只留下满怀惆怅,
  
  空伴着山色湖光。
  
  这首歌作于旧社会三十年代,反映了船家女的劳动生活,和对前途的迷茫和惆怅的心情。所以,曲调也注明“慢板、感伤地”。它收集在195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沙梅歌曲集》中。沙梅是1938年入党的老干部、著名作曲家,作有“打回东北去”等等许多歌曲。在这集子后面,对“船家女”有这么样的介绍:“这首歌曲是1936年写的。原名叫“湖上悲歌”。本来要作为一部影片的主题歌的,结果影片未拍,由陈波儿独唱灌成唱片问世。”
  
  但是,由影星徐来主演的电影“湖上悲歌”还是拍了的,“船家女”这首主题歌还是唱了的。在网上可以找到这个旧电影。这个电影主要讲了这么一个故亊:杭州西湖上的一位年轻的船家女,爱上关心自己的一位工人,但是,社会上的悪势力进行了破坏,把她先骗去当人体模特,又把她卖进妓院,最后,她心爱的工人大闹妓院被关进了监狱。这是一个悲剧,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到的苦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老同志回忆录:忘不掉的曹雪松1、

曹雪松(1904—1985),江苏宜兴人,著名戏剧家。

  

老同志回忆录:忘不掉的曹雪松2、

“杨贵妃”电影剧本的封面画,白水作。

  

老同志回忆录:忘不掉的曹雪松3、

“爱的花园”诗集中的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