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乘坐“蛟龙”号入海拍摄,我国首部深海立体电影上映
发布时间:2017-03-17
乘坐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到海洋2800—3000米深度,会看到什么景象?今天,我国首部深海立体电影《蛟龙入海》在上海科技馆首映,展示了壮观的海底高温热液喷口以及白瓷蟹、盲虾等深海生物。放映过程中,科技馆四维影院的座椅多次随“蛟龙”号下潜而震动,观众还能感受到阵阵海风和“海水”喷淋,可谓身临其境。本片导演廖烨说,这是我国影视团队首次乘坐“蛟龙”号入海拍摄,可惜所用的深海摄像机来自美国。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研发深海摄像机,力争填补这一空白。
两次下潜拍摄均告失败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姚强介绍,在浦东新区科经委的资助下,上海科技馆制作了这部4D电影,制作周期2年,现场拍摄历时4个月。廖烨带领团队参与了“蛟龙”号第35航次第二、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洋底拍摄到了珍贵的高清影像。由于深海没有任何阳光,通过照明灯只能拍到5—7米范围。那里的海水非常清澈,几乎达到干净空气的透明度,以至于后期制作时,有人怀疑影片是在摄影棚里拍的。这个团队还赴青岛国家深潜基地等地进行拍摄,并通过动画制作,向观众展示了“蛟龙”号的结构和大洋底部的洋中脊。
此次拍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摄制团队以为研制“蛟龙”号的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能提供摄像器材,但得到的答复是,研究所没有能力制造。这种器材最具技术含量的部件是镜头,它必须能承受深海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大气压。在七〇二所推荐下,摄制团地找到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向该所租借器材,并邀请技术人员加盟团队。这家科研机构拥有大量深海设备,还参与研制了著名导演卡梅隆乘坐的11000米潜水器。“我们在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接受了3天培训,学会了如何使用深海摄像机,但缺乏实战经验。”廖烨坦言。
正是因为缺乏经验,摄制团队前两次下潜拍摄都失败了。第一次,他们在“蛟龙”号开始下潜时打开了摄像机,一个半小时后到达3000米左右海底,正准备拍摄那里的神奇景象时,却发现设备没电了。第二次下潜,连接摄像机的光缆出了问题,结果拍到的画面都布满黑白斑点。
镜头捕获海底“黑烟囱”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第三次下潜拍摄终于成功。他们不但拍到了铠甲虾、盲虾、白瓷蟹、鼬?、海参、海百合等奇特的深海生物,还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研究员的指引下,拍到了海底高温热液喷口。这片热液区属于世界首次发现,被命名为“龙旂”。其名出自《诗经·玄鸟》的“龙旂十乘,大糦是承”,意指非常丰富的食物。陶春辉告诉记者,海底热液区俗称“黑烟囱”,通过裂隙释放出来自地壳深处的硫化物、甲烷以及铜、锌、铅、金、银、铁等金属。神奇的是,热液区存在生态系统,“烟囱”附近有极为古老的微生物,盲虾等宏生物则以这些微生物为食。目前科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液区,所以对这片区域进行考察取样,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影片中,一股股黑色浓烟从西南印度洋洋底升起,令人叹为观止。陶春辉说,热液区拍摄比较危险,那里的最高温度有近400摄氏度,潜水器靠得太近就会被烧坏。为此,潜航员小心翼翼地驾驶“蛟龙”号接近“黑烟囱”,成功拍摄到了壮观的画面。(作者 俞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