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作家王安忆在她的小说里这样描述上海的弄堂 :“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琐琐细细,聚沙成塔。”那个年代,上海故事中“弄堂”是个关键词。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带着对弄堂的好奇来到上海,时常走近街巷里弄,感受那种带着烟火气的日常。
毕业后,我走进科技部门,这样的工作离弄堂有点远,也让我发现,弄堂并非想象上海的唯一方式,上海故事可以有很多讲法。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自十九世纪开埠以来,一直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与科技有着难解之缘。岳阳路320号,上海刚一解放,陈毅市长就到这里,向科学家宣传党的政策。还有南昌路的科学会堂,解放后,党把这块好地段的法式洋房留给了科学家,这里是科技工作者之家。这样的科技地标还有很多,他们和上海的弄堂一样,在时间的因缘际会中,演绎着自己的活色生香。而在这些地标的深处,嵌入城市肌理的是她背后的故事,是故事的主角,他们的丰富生动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创新表情。
1950年,在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的震撼声中,一批爱国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叶叔华敲响了徐家汇天文台的大门,也为中国天文学事业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祖国哪里有需要,严东生就去哪里,在每个中国材料学发展的关键时刻,他总是紧紧抓住机会,将中国科技力量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中科院光机所胡丽丽研究员说:创新是一条源头活水不断的河流,钕玻璃的研发就是几代科学家从源头发力,传承积淀,向世界前沿领域发起的冲击。
这条宽阔的河流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的殷殷期待,宁静深远,也汇聚绵绵不绝的新生力量,浪花四溅。年轻一辈伴随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变奏曲,向自我要能量,与自己赛跑,走出自己的创新心路。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0出头,他们出色完成“北斗”、“悟空”等多个重要卫星的平台设计,很多同志年纪轻轻就承担总体设计工作,可是当一位80后副总设计师向我描述,某个中秋节,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五个女生,齐齐坐在单位门口的台阶上,流下不堪重负的眼泪。那个傍晚的眼泪,流的很真实。
中科院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二十年潜心研发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王逸平研究员带病工作,数十年研发出原创新药丹参多酚酸盐造福千万百姓。可是,他们也会有研发了十几年的新药,因为药效评价不理想,不得不放弃。每一个新药上市的曙光背后,有过多少结局未知的忐忑不安,也有过多少放弃的无奈。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不易。创新走的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难免荆棘丛生。但正是在和困境周旋,和失败对峙的过程中,创新的力量在彰显。这些经得起磨炼的强大心灵,点燃小宇宙,策马奔腾创新之源。
作为科技管理服务岗位的同志,我们的小宇宙也常常被点燃,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往前走,我们骄傲自豪,也满是干劲儿。科创中心建设规划、人才30条、科改25条,为产学研服务、为人才服务,我们的工作落在每一个细处。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科技嘉年华,我们的每一点努力,都希望让创新化为空气,萦绕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如今,再去走走上海的弄堂,那里有修旧如旧的静默诉说,也有化身创意园区的华丽转身,连接历史与未来,你会在街巷的表情里读出流动的氤氲,读到唤新的话语,那是通往现代的行走,因为创新正在城市深处自由生长。
这两年,央视推出《创新中国》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的纪录片,当我的孩子们对着大飞机高呼“太酷了”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创新已经成为如今的时代美学。因为,那些科技创新的流年光景正聚沙成塔,融入城市精神,那些创新的基因正深深地镌刻在城市的肌理中,成为活力之源。
从这里想象上海,创新,照亮未知,照亮未来。
(来源:上海机关党建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