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牛胰岛素,轰动了全世界!半个世纪后,当一位九旬老人在上海华东医院悄然而逝,英国著名杂志《自然》专门发文讲述了他的故事。作为世界学术界权威杂志,《自然》载文纪念一位中国人,是不多见的。他的故事,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
他就是本期党课讲述的主人公——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原所长,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的重要组织者王应睐。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
上世纪三十年代,王应睐考取庚款留英,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谢绝国外知名教授挽留,辗转回到祖国。1950年,王应睐担任中科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所长,面对只有两位研究员领导的生化研究小组,他召唤了邹承鲁、曹天钦、王德宝、钮经义等一批生化领域的科学精英回国投身生化科研事业,凝聚起一支星光熠熠的中国生化研究“梦之队”,照亮了中国生化科学的前行之路。
家国,是赤子之心,是颠扑不破的精神长城。
1955年胰岛素化学结构第一次被揭示,英国著名杂志《自然》曾经预言:“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说实在的,他们的预言并不很保守。但是谁能想到,仅仅3年的时间,中国人就做出了敢于跨越这个“遥远”的决定。
面对新中国科研事业一穷二白,王应睐带领中科院上海生化向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课题发起挑战。在那样的年代,没有仪器原材料,没有经验积累,实验步骤山重水复,一步出错满盘皆输,胰岛素合成困难重重。
王应睐以大家庭家长的周到细心,想方设法为科研保驾护航:没有药,写信去各地寻找;没有氨基酸,带着大家建自己的东风生化试剂厂;没有人才,组织高级训练班,建中国生化的“黄埔军校”……在课题一度陷入低迷时,他站出来提出“科研有自己的规律,精兵强将沉心静气才更可能接近目标”。要知道,在当时“运动”式科研的环境下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之后,复旦、北大、生化所多家单位精简队伍、精诚合作,课题向着高效的方向进行,最终取得成功。
担当,是前瞻先行的魄力,也是执着坚守的定力。
这支人工合成胰岛素团队艰难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王应睐就是那个坎坷路途秉烛照亮、穿针走线的领路人,但他却在人工合成胰岛素成果上报国家自然科学奖时主动提出不署名,在发表的关于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多篇论文上,也从未署名。求实而不务虚名,这种“默默无声、不露锋芒”贯穿着他五十多年的科研生涯。
无我,是“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
▲王应睐先生在办公室
在王应睐90岁生日的时候,许根俊院士借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形容王应睐先生的境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是啊,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而王应睐先生正是这样一个江海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