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文化软实力涵养科技硬实力”二○二三浦江创新论坛·创新文化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11

你知道“李约瑟之问”吗?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难题,即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科学和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发生在近代中国?

在9月9日举行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创新文化论坛上,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对“李约瑟之问”作了再思考,表示中国正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人要坚定创新自信。

“‘李约瑟之问’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视角揭示了东西方文明演进轨迹的差异,也揭示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巨大塑造作用。”在梅建军看来,“李约瑟之问”在当下依然富有价值,因为文明之间的开放和包容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主张“脱钩”的论调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在守正创新中彰显中华文明底蕴

本届浦江创新论坛·创新文化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科技日报社、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上海市科委等承办,主题为“追光:创新的精神与动力”。

为何确立这一主题?承办方给出了诠释:科学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精神土壤和动力之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科学文化。

在主旨演讲中,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介绍了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调研课题。他强调了创新文化的重要性,将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成果三者的关系比喻成土壤、树木、果实,“创新文化直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又决定了创新成果的产生”。针对有些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之道等特质阻碍了科技创新的问题,他回应说:“要以创新文化软实力涵养科技硬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创新元素,因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坚定创新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作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文化土壤,从中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且又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体系。

梅建军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科学和创新基因。“李约瑟之问”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的,是个“伪问题”。要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有科学知识体系作支撑,也要承认近代以来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中国正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比例有望持续上升,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加快培育创新文化和科学文化。

“李约瑟的这些观点,和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相通的。”梅建军说,“我们要从文明互鉴的视角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力求开放和包容,而不是搞‘脱钩’。‘李约瑟之问’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土壤是否适合科学原创思想的生长和技术创新的繁荣。”

在交流、会通中互鉴科学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几何原本》译者之一、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曾感慨:“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交流、会通,是科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是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一些思考与研讨正当其时。各国正在塑造怎样的科学文化?多位国内外专家围绕科学文化这一议题展开探讨。

作为主宾国代表,巴西科学技术创新部副秘书长奥索里奥·科埃略·吉马良斯·内托在演讲中谈道,巴西政府2020年制定了2021—2024年“国家创新战略”,目前正考虑制定一个更新的国家战略来推动科技创新,设计系统性框架,以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意味着巴西要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资,最终借力科技创新来消除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不对称问题。

与巴西着重于科技的进步作用不同的是,西班牙赫罗纳大学教授阿尔伯特·萨巴特·科尔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认知: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诸多弊端,因而必须要对科技进行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例如针对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评估,找到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够减少对当前社会产生不必要的负担,这是风险评估的目的所在。

在圆桌讨论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元向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提出一个问题:科学文化是能够被建构的吗?郭哲表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新技术凸显出强大的文化重构力量,参与科技创新的主体发生了新的变化,个体的力量正在兴起,这种力量也深刻地重构着整个科学文化体系。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仍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通过对话和交流实现相互欣赏、学习和交融,仍需不断努力。而这便是科学文化所能承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