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英:觉得难的时候,那一定是在走上坡路

发布时间:2024-06-11

巫英照片

“当你觉得很难的时候,那一定是在走上坡路。”这是巫英的座右铭。无论是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层面的重要项目,还是作为核心主笔人参与《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她每次接到“难啃的硬骨头”时,都会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因为她深知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把挑战化为机遇,赢得信任,获得认可,发掘这份工作最大的价值。

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

一张白净的圆脸,一笑起来,大大的眼睛变成了两道弯弯的月亮,快人快语的巫英散发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很难想到,带团队、做调研驾轻就熟的她曾是一名交通运输工程的理科生。

她是在大学公共课的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管理学这个概念的。和自己本专业的纯理论教学不同,《经济学》《管理学概论》的课堂上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案例,好像为巫英打开了另一扇窗,见识到了另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虽然课程短暂,但这份精彩深深地印在她的心底,促使她在考研时做了一个颠覆性的决定:放弃原专业,投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

2007年,在她考硕士的时候,“创新”对大众来说还是个新词,为它而生的“创新管理”研究方向更是冷门,相比较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更流行,单从务实的就业角度考量前景也更为光明坦荡。但她恰恰在深思熟虑后挑了那个冷门的。“我喜欢探索,与人交流,创新管理虽然冷门,但属于前沿学科,充满了让人一探究竟的吸引力。19世纪末国外已经开始研究创新管理了,现今已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而2007年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以当时我觉得它一定有用武之地。”巫英的眼中闪烁着自信,打定主意。

不过,对一个跨专业报考的门外汉来说,比选研究方向更难的是选导师。对此,巫英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她从学校网站上每则百字的教授简介入手条分缕析,找到了心仪的导师:“首先,他是从西安交大毕业的。当时,在有创新管理研究方向国内大学中,数清华、浙大和西安交大最好。第二,他已经连续多次拿到管理科学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拿到自然科学基金并不容易,连续多次拿到更是凤毛麟角,我相信他的学术能力一定有过人之处。第三,他也是博导,如果想继续钻研,还可以跟他学。”最终,这个有想法有行动力的女孩如愿以偿。

巫英挑导师的眼光不错,运气也不赖。“自然科学在实验,社会科学在调研。”这是导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她读研的第一年,导师刚刚拿到一个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带着她一起参与这个国家级研究课题,这是一个学生梦寐以求的成长机遇。

他们的课题是如何规避企业创新风险。走进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消除他们的顾虑,坦诚交流,拿到关键数据,是调研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此,导师特地上北京去国资委开了证明再出发。TCL、海尔、创维、海信,她跟着老师敲开了这些大企业的门,近距离地观察、研究创新管理的鲜活案例的同时,她的理论理解力、调研能力和洞察能力也在飞速提升。如今,她还会把当年做调研时保留下的“小习惯”分享给自己的团队成员:调研时,提早20分钟进园区,多转转多看看,你会发现每个园区都有独特的氛围,这是它们不同的企业风格、企业文化的体现。在你问我答的常规流程外,用眼用心,以小见大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这份细致的洞察力,让她在学术研究中很快找到了发高质量论文的“门道”。在读研究生期间,她每周都要到学院导师办公室值班半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她喜欢静静地翻看各种各样的学术期刊。看了半年后,她发现排名靠前的核心刊都有自己“偏好”。是不是找准角度,投其所好,就能在一流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了?她灵机一动,拿出笔记本对每本期刊细细研究起来:哪个学校发的?标题是怎么起的?涉及了哪个领域?用了哪种研究方法?投稿日期是什么时候?……“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分析,更容易获得编辑的青睐。”于是,在研一下学期她用模糊数学集的新方法结合调研案例写了一篇企业创新风险的文章,向管理学科领域学术界排名前三的《科研管理》核心期刊投稿,一投即中。看到初出茅庐的她拿到录用回复,导师不禁露出了赞赏的目光。“从初投到发刊,一共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中间根据每一审的意见不断修改。虽然过程有点磨人,但我知道他们的每篇文章都有这个过程。”就连投稿日期到发刊的时间周期都研究得透透的,她的成功概率高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博士毕业时,她凭借在CSCCI期刊上发了五篇文章,在SSCI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的亮眼成绩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熬着熬着就进步了

毕业后,她进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从事的正是科技创新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工作,所学的和所做的无缝衔接。由于系统地学习了创新理论知识,她理论功底扎实,很快工作中崭露头角。她说:“这是一种幸运。和非专业出身的研究者相比,我等于多干了五年。”转入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工作后,她又迎来了新挑战。

2021年,她拿到了一个特色的软科学研究课题,每年代表直报点向国家相关部门报送高质量简报60篇。每篇简报虽然篇幅不长,不到1500字,但需要有观点,有深度,有案例,而且每篇简报上传前要经过逐级把关,工作量不言而喻。巫英笑称:虽然只有一个甲方,但其实自己有三个“婆婆”。委托方、市级相关政府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这三个“婆婆”各有要求,她必须让他们都满意。比如委托方希望简报多介绍成功经验,而国家相关部门想从简报看到真实的诉求和难点问题。在层层审批中,经手人又会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不同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将巫英裹挟其中,左右为难。刚开始,一篇文章往往改了十几遍后再次遭遇打回重写的命运。她的信心被彻底击穿,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光标,有时敲不下一个字,更有一次因无助和委屈泪崩不止。“算了,就这样吧,不改了。”她会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来,但第二天,她又会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再次斟字酌句起来……

(巫英)讲课照片

工作是磨人的,但熬着熬着就进步了。熬过了痛苦的磨合期,巫英渐渐琢磨出写好简报的技巧,学会了沟通方法,与杨浦区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她的团队做出的简报累积55篇被国家相关部门录用,5篇获点名表扬,委托方也因此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2022年底,巫英因此获得了表彰,2023年在面向全国的内部培训大会上,委托方作为唯一的基层政府代表受邀在大会上做发言。比起这些认可,更让巫英自豪的是这份工作带来的价值感。这两年,政府一直关注青年科学家的发展。她和团队中的青年教师结合实际组织了好几篇相关的简报谏言谏策均被录用。之后,在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中,巫英看到了好几条当时在简报中提到的建策,这让她无比幸福。

除了撰写简报,巫英也常接到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又难又急的“硬骨头”。例如刚接到大零号湾建设方案的研究任务时,委托方就很着急要求几天内出一稿。之后,二稿、三稿、四稿……到第八稿的时候,其实百分之九十的内容已经完成了。但之后随着各方的深入探讨,方案的不断打磨,这个市级规划整整做了四年多,改了50多稿才定稿。而对改稿习以为常的她也因此变得更耐心和成熟,她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磨炼,会把你的‘阈值’放大。”通过一次次的修改,她更懂得决策方的想法,政府思维、政策方向、实践路径等等,这都是非常难得的经验积累。由她作为核心主笔人参与研究完成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区建设方案》成了她最闪亮的名片之一,为她赢得了不少新委托人的认可和信任。

和“互补性”丈夫共成长

巫英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有时在工作中遇到糟心事的时候也会吐槽:“明天不做了。”在她的潜意识中,自己总是有退路的——也就是她的家。正因如此,她在面对高强度工作时,反而没有太大压力,能以放松的心态去努力做事。给她这份安全感的是她的丈夫。

巫英的丈夫和她是同乡,用她家乡话来说是个地地道道会宠老婆的“耙耳朵”。他做了一手好菜,下班后总是尽量早回家,帮太太分担家务。每次听到同事介绍实用好物,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太太和女儿,为他们捎上一份,逗她们开心。每当巫英工作忙绿时,丈夫总是默默主动担起接送孩子,辅导作业等家庭琐事,从无怨言。最让巫英欣赏的是丈夫的包容与大气,每次起争执时,最后无条件让步的十之八九是丈夫。每次他都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帮她照顾家人,从不斤斤计较,这份包容令她感动,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在我的心里筑了一条最安全的底线:如果不开心,我可以随时回去。无论我想做什么他都支持。”说到这里,她笑得甜极了。

巫英外向,丈夫内向,互补的性格成为两人成长道路上的助力。有一次,单位人事变动,一个竞聘组长的机会放在丈夫面前。平时不喜欢争抢的丈夫面对机遇有些犹豫和忐忑。这时巫英在一旁推了他一把,鼓励他试一试,并和丈夫一起准备演讲稿。之后,丈夫竞聘成功,拓宽了事业发展之路。而她每次在工作中受了委屈,遇到困难,丈夫是她首选的倾听者。丈夫总会耐心地开导她,帮她解压,让她在清空负面情绪之后,再次充满能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IMG_1785

从毕业至今,巫英在上海生活了十二年,她亲切地把上海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有她喜欢的事业,有她的挚爱,有她的家庭,她深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更欣赏上海的文化、包容性和规则意识。努力就会被看到,付出就会有回报,保持的对工作的热诚,对生活的热爱,巫英深信面前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