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之畔,创新潮涌。今天,2024浦江创新论坛(第十七届)将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开幕,持续至9月10日。本届论坛主宾国为匈牙利,主宾省为山东省。论坛主题为“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本届论坛邀请了300余位来自国际组织、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专家与学者来沪,其中境外嘉宾来自匈牙利、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比例近40%。他们将在上海探讨如何更好地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创新环境。
浦江创新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以“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为使命,对标世界一流创新论坛,立足全球视野、国家需求、科技前沿,发挥上海优势,凸显国际化、聚焦专业化、关注青年创新,努力成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国家重要科技创新实践的首发平台,全球科学家、创业者集聚的交流平台。
01主动开放,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
浦江创新论坛创设于2008年,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始终围绕着创新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17年来,论坛能级与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为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介绍,本届论坛采用“长久主题+年度主题”形式。长久主题为“共享创新、共塑未来”,突出共创、共享、合作、共赢和未来的内涵。当前,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亟须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共同应对时代挑战,也共同促进和平发展。
将“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定为年度主题,是因为去年11月,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携手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能够引起共鸣,也具有较强的年度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体现了中国主动开放对接国际的总体发展态势。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为年度主题,也是想进一步探讨国际开放合作、前沿科技发展、全球科技治理、未来产业培育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重要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包容、普惠、共享全球创新成果。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论坛主宾国匈牙利将与中方联合举办“中国—匈牙利科学创新日”系列活动,参加中匈高级别科技创新对话、主宾国专题论坛、智慧匈牙利对接会等活动,为中匈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注入创新的活力。
主宾省山东省也将全面参与论坛各项活动,展示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分享科技赋能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丰富经验。山东省科技厅表示,期待借此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上海的科技战略合作:组织山东政府代表团,由省领导带队赴沪推介交流;现场展示对接,精心设计主宾省展馆,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布山东重大成果和创新需求。
02多个板块,论坛活动丰富精彩
本届论坛重点组织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24场专题论坛、2场展示对接活动、2场特别对话以及系列成果发布、主宾国之夜等配套活动。
今天下午,开幕式和主论坛将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主论坛上,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等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将发表演讲。
在专题论坛板块,科技部将举办“科技政策—科技金融政策与实践”“科技伦理”“前沿科技发展”“区域创新发展”等专题论坛,工信部将举办国家自主创新区的相关论坛。此外,结合国家和上海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本届论坛围绕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创业人才等三个方向设计了一系列专题论坛,聚焦Web 3.0、计算生物学、量子科技、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空天海洋、全球健康、人类表型组、合成生物学、绿色低碳等诸多领域,邀请来自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创新企业、行业组织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汇聚一堂,共同把脉前沿方向,探讨产学研合作与转化,更好地链接创新要素,构建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
在展示对接板块,将举办全球创业投资大会(WeStart)。大会以“重构·新生”为主题,挖掘了2000多个初创项目,遴选出100多个项目参加现场路演。大会上将启动“WeStart全球投资对接平台”,并召开“创业投资机构座谈会”,邀请中央相关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开展对话。另一项展示对接活动是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大会凸显“技术、人才、资本的相关需求”对接特色,实现“3+365”(3天展会和365天线上InnoMatch平台精准对接),会上将发布4000余项技术需求、15000余项人才需求。
在女科学家座谈会上,主办方将听取女性科研人员对中国科技创新和推进开放创新生态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本届论坛设置了青年创新讲坛Y-HUBs,将以“开放麦+圆桌派”形式,为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搭建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平台,围绕开放合作、生命科学、具身智能、绿色技术、航天航空等5个主题方向展开专场分享与交流。
论坛期间还将发布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包括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以及长三角区域、山东省获得国家科技奖的成果等。
03多个板块,论坛活动丰富精彩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宝贵资源。上海市科委介绍,凝聚青年力量,搭建创新活力平台是本届论坛的一个重点。今年,市科委首次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合作,举办全球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亚太区发布仪式,邀请全球新兴技术领域卓越的青年发明家、创业家、先锋者,展示创新创业路上的勇气与探索精神。此外,将发布第四季“寻找青年的声音”名单,鼓励优秀青年追逐创新梦想。
今天举行的主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学者许金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将在“青年特别讲席”环节演讲。让青年科学家成为主论坛演讲嘉宾,也是浦江创新论坛凝聚青年力量、搭建创新活力平台的一个举措。
作为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的高徒,白蕊已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11篇论文。谈及自己的成功秘籍,白蕊说了4个关键词:热爱、坚持、勇气和责任。
2013年12月,施一公受邀来到武汉大学,作了题为《生命科学、艺术与结构生物学》的报告,听众席里有在读大学本科的白蕊。“施老师的演讲富有激情,能感染人,做的研究又很前沿,让我感到:天呐,原来做科研这么有意思!”就这样,施一公成了她的偶像,让她立志今后要报考这位科学家的研究生。后来,她如愿以偿,以专业成绩第一名获得清华大学直博机会,师从施一公从事结构生物学研究。
施老师安排白蕊研究剪接体,这是一个国际科学竞争非常激烈的前沿领域。她有点犯难:剪接体是由上百种蛋白组成的大分子机器,结构非常复杂,我刚考上研究生就研究这个世界难题,能行吗?得知白蕊的想法后,施老师对她说:“清华有这么好的平台、这么好的团队,如果清华学生都没有做世界难题的勇气,那你来清华做什么?”这番话点醒了白蕊,让她鼓起勇气开始研究剪接体。获得博士学位前,她一共发表了8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其中5篇发表于《科学》,3篇刊登在《细胞》上,被国际同行引用上千次。
受邀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演讲,白蕊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影响青年人,特别是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女性。“榜样对我们女生的成长很重要,我在读博时,那些伟大的女性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我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影响更多热爱科研的青年女性,鼓励她们勇敢追寻梦想。”
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
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
2024全球创业投资大会(WeStart)以“重构·新生”为主题,聚焦科技创业投资,旨在撬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A轮融资前的创业项目提供服务,推动创业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打造创投服务平台、天使投资基金、城市联合孵化、全球创业首站等科创新范式,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以“为项目找资本,为资本找项目”为定位,积极构建“365+1”全球化创业投资网络。今年大会将举办2场主论坛、1场主题座谈会、16场路演马拉松以及多场产业分享会。
01资本与硬科技的双向奔赴
这是一场资本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大会聚焦六大硬科技创业赛道,除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三大硬科技赛道,今年新增了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赛道,遴选WeStartTOP100优质项目,并特设国际项目路演专场、高校项目路演专场(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上海国投路演专场、自由路演专场,打造多元投融资对接场景,以高效的同频共振推动“资企联姻”。
去年,WeStart大会邀请200家以上全球投资机构深度参与,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芬兰、新加坡、瑞士、德国等国家的优质项目汇聚一堂,最终吸引了32家企业落户上海。
在收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WeStart今年整合多方资源,邀请超200家投资机构全程参与,上海国投、中金资本、清科集团、深创投、IDG等创投界的“顶流”们作为合作伙伴纷纷加入本次大会。这些金融机构将通过论坛的交流碰撞,为创业投资打开新思路、打造新样本。
人形机器人、基因治疗、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心血管介入、芯片检测、新型储能等前沿赛道的一批核心技术将在大会亮相。“空间光传输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PEDAC尿酸吸附灌流器”“碱基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等明星项目将以硬核技术凸显大会特色。
大会还邀请了来自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外资机构代表,他们将基于全球视角分享创业投资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大会设立了海外专场路演,精选来自法国、德国、匈牙利、津巴布韦、摩洛哥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优质项目同台竞技,让国内外创投资源互联互动,共同探索全球合作新路径。
02为科技企业提供生态服务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全市日均新增科技企业37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4万家。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上海科技企业贷款余额为12449.37亿元,同比增幅41.08%;贷款存量户数3.72万户,同比增幅45.38%,金融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
为全力护航科技企业发展,2024全球创业投资大会特设“惠企助企·政策领航”科创生态服务专区,聚焦科技型企业关注的资质认证、资金扶持、科技人才等20余类关键政策,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确保惠企政策真正赋能企业发展。会上将举行热门科技政策分享会,《2024科技创新政策服务指南》这一备受瞩目的宝典将在现场发布,为科技创业之路点亮明灯。
会场的洽谈区将打造创业投资社交场景,便于项目与投资机构直接沟通。主办方将邀请入选TOP100项目的约30家企业进行项目和产品展示;投资机构将邀请3—5家头部机构展示投资生态、投资成果等。
本届大会上,2024“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将正式启动。“2024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百强榜”也将发布。这份榜单由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科睿唯安联合制定,从创新规模、创新质量、创新绩效、创新影响力和创新国际化水平等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客观、立体呈现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树立标杆引领企业。
InnoMatch全球技术转移大会:
打造“技术淘宝”和人才平台
2024全球技术转移大会聚焦需求揭榜、人才发现、资本赋能,打造“1+3+365”展会对接模式,即1个InnoMatch全球供需对接平台在线服务全生态,3天展览展示,365天持续对接全流程,让“技术淘宝”平台越做越大。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介绍,大会线下展区面积1万平方米,线上线下展出全国科技创新人才需求1.5万项、技术需求4000项;20家大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集聚需求、解决方案与创新产品;概念验证专区与智慧生活体验馆提供特色产业验证场景与服务;10余个国家及地区馆汇聚百余项海外与国内成果,促进全球科技交流。
01让机构和人才“淘”出真金
作为“展+会”大型技术转移行业品牌活动,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与众多科技成果展不同,以“创新需求”为导向,搭建科技成果供需资源汇聚平台,发掘合作潜力、创造合作价值,打造全球创新需求集成策源地。
大会自202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4届,共释放1.6万余项技术需求、2万余项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岗位需求,展示1541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331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与高校优质成果,1895家企业释放超750亿元需求投入金额,共收到解决方案7304个,收到个人简历1000余份,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百亿元,通过全球供需对接平台将供需对接率提升至68.1%,吸引1.3万余位技术经理人线上线下实时对接。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品牌馆已入驻国家馆31个、地区馆32个,吸引了全国15个省45个市的545家企业加入。
今年,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将助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做好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和留存工作,重点关注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技术经理人等岗位的招聘需求,为相关单位匹配高精尖人才,提升其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领导力。线上线下发布全国1.5万余项人才需求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将与一些招聘求职平台进行数据共享,让求职人才与招聘单位在大数据中“淘”出真金、“淘”出机遇。
大会还将发布2024胡润创界者·长三角技术经理人榜单,彰显技术经理人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经理人相关论坛有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复旦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开物榜等,将邀请深耕不同产业方向的技术经理人围绕供需对接、商业策划、项目运营等主题,分享自己的经验。
02展示企业需求和成果转化平台
2024全球技术转移大会的展会也有很多看点,全国生物医药企业平台、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中电金信、沈德无创时代、新加坡IPI等众多单位和组织将在展会亮相。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以临床需求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引导临床医学领域新创意、新技术和新应用落地,本次大会带来了人工智能医疗、免疫类试剂原材料开发及产品化需求等6项技术需求,意向投入3000万元,与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华润医药也希望通过大会招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耗材领域的技术顾问或研发人员,年薪60万元。
沈德无创时代的参展项目“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在国内首创性地将相控超声技术与磁共振技术融合,不开刀就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解决了精准定位、实时无损测温、实时疗效评估以及磁共振电磁兼容等难题,在关键技术上已形成多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产商用磁波刀产品的空白。
大会还将展出9个概念验证中心平台,涵盖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绿色低碳、医疗器械等。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药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成熟的技术转移体系,将基础科学与成果转化紧密衔接,为项目团队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上海国际医学成果转化创新中心则依托华润国邦(上海)医药有限公司,打造了一个涵盖人才培养、技术供需对接和投融资支持的全方位服务平台。这些概念验证中心平台为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显著提升了成果转化效率。
在高校成果转化展区,华东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将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与转化进展,涵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这些高校还将展示其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果——通过开设专项课程、设立实训基地和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了一批兼具科研能力和产业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