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21载人飞船立项的那一年,恰值刘迎春高考。飞船,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遥远而陌生的词汇,在航二代的她看来熟悉而亲切——舅舅专程从921立项论证间隙返回,在她的高考志愿表上,在各个通信、计算机专业之前,填上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且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件顺理成章的事是一个家庭共同的选择。专业是舅舅为她选定的,而南京是离父母最近的大城市,那她自己呢?她兴趣有点杂,除了这门主修专业,她还辅修了投资经济学专业,对于航天,她还谈不上特别喜欢。
毕业后,带着舅舅从朝鲜战场背回来的一只装炮弹的木箱子,她回到了从小长大的部队大院,走上了航天这条路。从神舟二号飞船的测控通信,到嫦娥一号的立项论证,再到成为北斗三号备份卫星的总师,26年兜兜转转,有舅舅的引领,更有她的坚守。至今她还记得舅舅,我国老一代航天人,在八十高龄卧病在床之际,谈到当年论证飞船方案时争论的场景,依然慷慨激昂,容光焕发。那样子回想起来,仍能深深震撼她,感染她。
生命不止,梦想不休。刘迎春背负着长辈的热望与期待,航天对她来说,是薪火传承,是守护践行,是任重道远的漫漫长路。
曾参与三大工程的女科学家
1996年,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永丰的航天城周围还是一片片稻田。冬天的时候,有人来出差,她就让对方和司机比画半天,奔着一个高高的采暖烟囱开;办公楼里的设施也没完全建好,中途还得跑回宿舍楼上厕所。从神舟二号到神舟七号,刘迎春亲身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一穷二白到运用自己研发的神舟飞船将航天员送上天,再到航天员出舱行走的全过程。
“载人飞船就像全家宝一样万众瞩目,被所有人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它的每个环节都要经历反复打磨,确保万无一失。”每个环节都有无数个工程师协同合作完成,没有英雄之争,没有地域之分,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国家的荣耀。在这里,刘迎春见识到了什么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会到了什么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个人就像沙粒那样渺小,但是聚沙成塔,当航天员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时,紧张与担忧瞬间化为欣喜与激动,让她热泪盈眶;同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和亲友们一同守在电视直播画面前找寻着她的身影,然后兴奋地指着画面右下角里的她向亲朋好友宣布:“瞧,这就是我家姑娘!”那一刻,国家的高光时刻与个人的高光时刻合二为一,她被这份荣光所笼罩,巨大的幸福感排山倒海般向她涌来……
如果说做载人飞船最大的感悟是“安全至上”,那么参与嫦娥探月工程最大的体会是“敢打敢拼”。2002年,刘迎春博士即将毕业,正好赶上绕月探测工程进入论证阶段,她所研究的月球卫星轨道动力学正好派上用场。那时候没有高德、百度地图,在徐家汇地铁站她随着人流,好不容易才找到南丹路的上海天文台。三名年轻的博士生,承担起嫦娥卫星定轨精度分析的重任。凭着一腔热血,他们读着论文,照着教科书中的公式推演仿真,最终递交了振奋人心的报告,结论是可行。紧接着,是一轮轮反复论证、汇报、复算。她记得最后开会立项时,航天科技界很多久未露面的老先生都来了,有些长辈路都走不动了,被人搀扶着来到现场,认真地听取汇报,出谋划策,坚决支持。这份尽心竭力为中国航天跨域发展铺路架桥的精神令人动容。“嫦娥工程就像一支轻骑兵那样给人惊喜。它的出现让西方大国猛然一惊,对我们刮目相看:中国也有探月的能力,拥有这样先进的技术!”
北斗的项目,又和她之前从事的载人航天和嫦娥工程都不一样。“美国的GPS已经成为全球导航的代名词,北斗人一穷二白,经历了三代系统建设才赶上。”如果说嫦娥工程是一脚油门勇往直前的话,那么北斗工程就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既要寻求突破,又要力戒冒进,稳中求进。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后,各种声音充斥在她耳边,干扰着她的决定。作为最后两颗北斗三号卫星的责任总师,纠结和焦虑在所难免。负重前行中,她在深思熟虑和实验论证后迈出的每一步都力求精准。“我们正在实现两项导航至高点的技术突破,组织了党员突击队,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成则一鸣惊人。”
从研制北斗到宣讲北斗精神
和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相比,北斗更接地气。每个人都能通过使用北斗,感受航天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变化。她最在乎的是应用者对北斗的评价。在打车往返研究院到机场的路上,她常会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并把他们的使用心得记在心里。“北斗好不好用,还需要朝哪个方向改进,他们的评价是最真实、最中肯的。”她清醒地认识到:北斗的个别指标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有很多地方有进步的空间。她的目标就是精益求精,让每个人打开导航就能获得美好的体验。
有一天深夜,她从浦东机场打车回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女网约车司机看她披星戴月地往单位赶,问她是不是个女科学家。比起这个让很多人肃然起敬的称号,她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手艺人”。作为卫星总师,她得从线缆插拔到系统应用全程把控,把一个庞大的项目分解开来,落实到一个个可实现的技术细节上。单独来看,每个决策都很小,算不上什么很了不起的事,但她必须在种种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没有标准答案,充满挑战。这就像要做一桌满汉全席却食材受限,哪些得先预处理,什么时候得加佐料,怎样的摆盘能让人满意,事无巨细,她都要细细考量。想要做出这么一桌好菜,还真得像手艺人那样务实笃行,讲求工匠精神。
她喜欢看到自己研发的科技能被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看着它不断改进、不断成长,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她认为这是将来航天的方向:“将来的航天事业不仅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要走到应用中去,服务于民。甚至航天还能做得更多,像美国阿波罗登月事件那样点燃国人探索、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用航天文化感召年轻人投身于航天事业的广阔前景。”她乐于见到空间设施服务于民用,航天文化蓬勃发展。她更愿意成为一朵浪花,随着这股潮流奔涌向前。
尽管工作紧张,她还是牵头组建了“新时代北斗精神”青年报告团,从中国科学院多家院所到上海各大高校,再到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用征文、照片、报告的形式讲述研发北斗的故事,每次都令听者感动。报告团一名成员还受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邀请编写了一本给低年级孩子看的读物。她说北斗精神的演讲对高校学生有触动是预料之内的事,而孩子对科学表现出的热忱和知识面的广博却出乎她的想象。在提问环节中,二年级孩子能用光学原理解释海水为什么是蓝色,幼儿园的孩子谈起虫洞滔滔不绝。“他们对科学的思考很深刻。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科学技术的求知欲,求真的精神,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有一次做卫星互联互通的学术报告时,她在结尾处这样说:“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看到方向,不懈追求,达到目标,照亮他人,这就是她在航天事业中孜孜不倦的追求。
成为“飞人”妈妈
像她这样的女总师,在航天工程中屈指可数。因为做航天,不但拼脑力,还要拼体力。当年做神舟项目的时候,每次任务连着四五天只能睡上几小时觉,到发射神舟五号更是一天一夜不眠不休。这样的工作强度不仅需要强大的心脏和良好的体能,更意味着超常的付出。这份付出包含了一个家庭对她的所有包容与支持。
她的心思全在工作上,女儿分到的关心少得可怜。她愧疚地说:“我从没有真正地关心她。”她以为女儿喜欢吃芥蓝,特地买了来,却被一句否定:“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芥蓝。”直到初二年级期中时,她才第一次参加女儿的家长会,看着别的家长像老友般打招呼,她却初来乍到般感到陌生。
毫无疑问,女儿的健康成长全仰仗家里人的照顾。到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工作后,她把家搬到了上海。搬来第一年,女儿上幼儿园,由外婆带过一段时间。一天大雨,外婆送她上学。大雨天送孩子上学本来就是桩让家长犯难发怵的事,更何况是一个身处异乡、不会滴滴打车的老人呢?外婆带着孩子站在小区门口,看着暴雨如注,发愁叹气,好不容易拦到一辆三轮车,着急忙慌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却发现到得太早,幼儿园的门还没开呢。祖孙两人裹着一身水汽在大门外等了好久……每次提到这件事,她的心都会“堵”好久。
其实,当她提出到上海从事北斗工作时,丈夫说:“尊重你的选择,你想好了,我支持你!”然后,全家打包搬到了上海。这种无条件无原则的支持让她感动。然而,融入新城市的生活不如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在陌生的城市中,父女俩总会想起北京热情的老邻居,想起熟悉的街道、公园,他们总是找不到昔日那种自在的感觉。小学入学,全家决定把家再搬回教育卷王的海淀黄庄。
于是,她成了两地奔波的飞人妈妈。最多的时候,她一周三次,乘飞机出差就像出门打车上班一样,家常便饭。“我只是通勤距离比别人长一点而已。”她早已习惯两地奔波的生活,同时还发展出一些新习惯:每次起飞她都要和家人发消息;每次落地,即使是半夜她也要给丈夫打电话报平安;只要挤得出时间,无论多晚她都要回家休息,哪怕和熟睡的女儿说不上一句话。
在家的时候,她是最“听话”的人。丈夫和孩子喜欢爬山。在爸爸带娃的那段岁月里,两人号称“湖南—北京登山队”,几乎每周末都去爬山,爬遍了北京西山的每座山峰,踏遍了颐和园的每个角落。“既然如此就按他们的安排来吧。”从小体育课困难户的她,就算半路上爬不动了也没关系,父女俩一人一边,拄着登山杖,也能把她拽上山顶。
她和女儿的感情从未因繁忙的工作,或是两地相隔而疏远。每天临睡前,她俩都要互道晚安。即使分隔两地,女儿也会打视频给她:“我要睡了,祝你有个美梦。”“你也一样。”在空间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现代工具,实现心与心零距离的交流。无论是《简·爱》的罗切斯特,还是《繁花》的阿宝,女儿都愿意主动和她交流感受……这样亦师亦友的交流让她甘之如饴。
希望女儿找到所爱的事业
每年国庆时,她和家人都会去天安门广场拍合照。从女儿小学一次假期作业后,他们就养成了这个习惯。照片中,从不及她的肩头到超过她的身高,那个一发现妈妈出差就要哭上整整一天的小女孩在不知不觉中不见了。她猛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独立自主的大女孩。去年寒假,女儿来上海时,她接到任务要出差两天。“那你怎么办?”她最担心女儿没人照顾。“我住你单位办公室的沙发,你走的时候我就锁上门,天亮再开门,拿饭卡去食堂吃饭就行”,女儿倒很淡定,转眼间,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有时,听到邻居家某某孩子考进名校的消息,她也会想:如果我也有时间鸡娃,是不是也能把她培养成学霸?但是转念一想:很多事,去刻意追求最好的,可能反而处处不如意,心大一点,只要她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最好的安排。
女儿喜欢篆刻。无论学业多紧,每周六去篆刻兴趣班是她雷打不动的活动。她在抛却一切沉浸其中的专注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中,享受着篆刻的乐趣。这份热爱与投入令刘迎春都羡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航天是家人出于对她的厚望和深切的爱护为她做的选择。一路走来,她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责任大过热爱总是一种缺憾。因此,在女儿的身上,她期待看到兴趣和事业更好地契合,让她在投入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享受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