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星空的“天文女传奇”
——中科院院士、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叶叔华的"追星"故事
发布时间:2014-09-15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天文台女台长;她是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1988年,她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199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叶叔华院士。 从青涩质朴的少女到年过耄耋的老者,这位在上海天文台被尊称为“叶先生”的老人,用她的智慧与勤奋书写自己的“追星故事”。驰骋浩瀚宇宙数十载,这位个性倔强不服输的“天文女传奇”仍然壮心未已。
动荡年代与天文结情缘
叶叔华1927年出生于广州。在她年幼的时候,父亲为了谋生,举家搬迁到香港。1941年底,日本占领了香港,几个月后,她离家来到广东乐昌,进入当年招收流亡学生的国立侨三中学就读。1944年,年轻的叶叔华完成了高中学业,由于日军迫近,全家迁往连县。
1945年,叶叔华以理学院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录取,全家也迁回了广州。谈起为何选择就读天文专业,叶叔华笑着说:“这个决定一定程度上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当然主要还是我自己喜欢,觉得天文比较浪漫吧。”而追寻着天文的这份“浪漫”,叶叔华也最终在班级里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程极泰——一位同样爱好天文而从武汉大学转过来的高材生。他们收获了独一无二的爱情。
大学毕业时正值广州解放前夕,时局动荡人心浮动,刚毕业的大学生,该到哪里找工作?叶叔华选择了和新婚不久的丈夫一起前往自己当年就读过的中学任教。
按理说,小两口对这种比较安逸稳定的生活应该可以满足了。但渐渐地,叶叔华却发现,自己的内心里始终无法割舍那份“天文情结”,格外希望在天文台或者在大学里工作,为新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守望寂寞星空确定“北京时间”
1950年的暑假,小夫妻俩一起来到南京。叶叔华到紫金山天文台找工作,可当时单位只考虑招收男生,因而没有考虑她。个性倔强的叶叔华提笔写信给紫金山天文台的台长,列举了自己应该受聘的五种理由,令领导刮目相看。1951年暑假,程极泰得到复旦大学数学系的聘用,两人一起前往上海。在上海等待了三个多月后,叶叔华终于如愿进入了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工作,成为了台里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员。
徐家汇观象台是上海天文台的前身,由法国人创建。当时之所以在上海建立天文台,就是为了观星测定时间。这种测定时间的方法是以地球的自转运动为基准,通过观测不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而得到标准时间。在天文学家看来,那些闪耀的星辰,就像是宇宙中时间与空间的“门牌号”一般。
而看星星定时间,也正是叶叔华当时的工作内容。听起来这份工作有些浪漫惬意,但每个夜晚对着浩瀚的天空,除了仔细观测每颗星星位置的细微变化外,还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这份工作不仅一点也不浪漫,反而枯燥无趣得很。
回忆起当时的工作环境,叶叔华更是“苦不堪言”。原来,天文观测是相当辛苦的工作,全靠双手的精密操作来操作望远镜,冬天冻到手指发麻,却不能戴手套;夏天蚊虫多被叮咬“蹂躏”,也得要忍住。只要有晴夜,观测员就要进行观测,放假过节也不例外。
1958年,中国提出建立自己的标准时间系统,叶叔华成为项目负责人。但刚开始,我国测量时间的精确度在全世界处于倒数的水平,时常让同行“笑话”。对此,叶叔华不愿意认输,她说:“我们就觉得这个天文台是从法国人手里接管的,我们当然有责任要把它变好。我们要证明给全世界人看,中国人不比法国人差。”经过叶叔华的不懈努力,她的团队不顾一切地去改良设备和操作方法。到了1964年,我国的测时精确度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1965年以后,我国也终于结束了采用别国时间讯号的历史,并最终建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北京时间”。
一股“倔脾气”
让她迈向国际
“文革”动乱期间,我国的天文工作几乎陷入瘫痪。当得知国外测量时间采取了新的技术和仪器,精确度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时,叶叔华心里感受到很大的冲击。“文革”结束后,叶叔华开始担负上海天文台的管理工作,并于1981年成为上海天文台台长。随着改革开放的起步,中外天文界的学术交流也丰富起来。经过美国、欧洲等地的考察之后,我国的天文事业得以再度与国际水平接轨。
随着观测精度的极大提高,天文台的作用也不仅局限于测定时间,还可以观测地球板块运动、海平面变化等等。由此,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天文地球动力学形成了。而叶叔华正是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项目做了两三年以后,她感觉到光是中国在做还不够,要把这个项目扩展到亚太地区才行。1994年北京召开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议,在前面的科学会议上,叶叔华提出建立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计划列入决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采纳。然而在最后讨论会议决定时,凭着她的那股“倔脾气”,叶叔华勇敢地站起来再度向大家推荐自己的提案。叶叔华回忆说:“会议执行主席最终还是被我打动了,专门为这个提案写一条决议。” 然而,计划要获得批准,还需要在更多的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可。第二年,正好有一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召开,因此叶叔华决定再次前往美国争取更多支持。可不料临行前,老伴因意外摔伤了腿,开刀后不久又开始发烧,需要人照料。叶叔华放心不下老伴,但是丈夫的一番话让她又感动又愧疚:“这个会议4年才举行一次,你的事业要紧!”
正是在此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了由叶叔华主持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计划。这也是少数几个以我国为主体的大型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我国负责中央局和秘书部的工作,在项目中始终起着核心作用,一直延续至今。
为了表彰叶叔华对天文事业作出的贡献,1994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叔华星”,这也是唯一一颗以中国女性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然而有趣的是,叶叔华透露,自己还从来没有刻意观测过这颗在美丽夜空中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闪亮小星星”。
永远不服老的“天文奶奶”
除了日常的科研工作外,叶叔华非常热衷于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十万个为什么》出版时,她是负责天文卷的编委;《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叶叔华则担任天文卷的主编。
1997年,作为科普考察活动的领队,叶叔华与广大天文爱好者同赴漠河观测日全食。观测结束后回到哈尔滨,她因劳累过度受了风寒,突发高烧。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她仍满面笑容地出席最后一晚的联欢会,使大家深受感动。叶叔华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有趣的天文学知识,台下的孩子们则亲切地称呼她为“天文奶奶”。她说:“看到不少小朋友把我视为偶像,立志也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感到很欣慰。”
而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叶叔华也坚定地担当起自己的职责。从建议制定科技节,到愤怒谴责盗版行为,从签名倡议不吃野生动物,到呼吁改善人才待遇环境,她提交有分量的提案非常之多。提起这些,她只是简单地说:“人家推举你做代表,总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其实我真正能做的很少,但这些正确的行动,我一定要支持。”
工作本就繁忙,加之诸多的社会活动,属于叶叔华的私人时间更是不多。老伴习惯早吃晚饭,所以两人连一起吃饭的机会都很少。每天晚上回家,能与老伴一起听着古典音乐分头工作,就是她最大的享受。
许多人曾认为,叶叔华一生为我国的天文事业贡献得够多了,到了如今这把年纪,也应该颐养天年,和老伴好好享受生活了。但这位倔强的老人显然还“不服老”,依然做着让我们赞叹不已的事情。
叶叔华说:“人能够活100岁已经很不容易,但从天文的眼光看,100年其实也很短。好多事情,还是要靠我们做得动的时候多努力。所以,只要我还能工作,我就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贡献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