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归根,那个春天离世的人依然活在许多人的心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号楼五楼尽头那间办公室依然挂着“药理学第一研究室王逸平研究院”的铭牌。他的同事和学生仍能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起与王逸平相处的点点滴滴,陌生人也在知晓他的事迹后肃然起敬。
为研制新药探索十多年
1994年,王逸平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里最年轻的课题组长,同事宣利江找到他,二人试图揭开丹参有效成分之谜,他们探索了十余年。
2006年,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终于开始生产上市。“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应用”,“累计销售额突破250亿元”,“2000多万名患者受益”,“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对王逸平而言,“做成一个新药”满载着荣耀,也意味着一路上密布的荆棘。
“他期待研制出全世界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这是他的梦想、他的初心,为了这个梦想,他耐住了动辄十多年探索的寂寞,更需要挡住这期间各种各样的诱惑,甚至舍去了自身的健康。”宣利江说。
宣利江与王逸平紧密合作20多年,谈起王逸平的新药使命梦想,他不停地用“执着”形容。他回忆,为了新药的成功研发,王逸平不光只在他主攻的药理药效领域出力,还竭力协助其它领域;为了更好地说明新药的创新特点,王逸平可以每周一次、不厌其烦地和不同的审评人员讲述并完善药物疗效的评价,借助去国家药审中心协助处理新药遗留项目的机会和审评人员面对面地说明新药的特征;为了得到新药的确切疗效证据,王逸平甚至可以以身试药。
“有时候我在想,也许他切身的病痛折磨使得他具有比常人更迫切的追求。”想起1993年王逸平被确诊患有目前无法治愈的克罗恩病,再回望王逸平的一路执着,宣利江感慨万千。
王逸平如果他不出差,每天七点半,药物所的人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在药物所上海药物代谢研究中心工作的杜飞飞对他的最后印象,便是一个周三早晨在食堂内的对话。简单的寒暄后,王逸平称“待会儿有个会议,我买个馒头,再见”,两人匆匆告别却无法再见。
回忆起和王逸平一起合作实验的场景,杜飞飞说:“那时的他确实削瘦,一贯如一的削瘦,但眼神却平静而坚定,谈论工作时闪动着光芒,要是有人告诉我站在面前的是一位与病魔死神争夺时间的绝症患者,我决然不会相信”。
很友善、很阳光的科学家
“王老师就是我身边最近的英雄。”张女士是王逸平曾经的学生,她回忆说,2014年,她是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王逸平上课时幽默语调和乐观模样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当时并不知道王逸平已患克罗恩病多年,“他是每天默默忍受病痛折磨25年,却依然笑对生活和工作的人。”
上海药物所工会副主席方婷也回忆说,王逸平说话时总是笑眯眯的,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后来陆续有人说王逸平患过很严重的病,肠子因手术割掉过一长段,“我总是没有觉得很严重,因为他一直是那个笑着和你絮叨、很友善、很阳光的科学家,虽然很瘦,但是一点也看不出有病痛折磨的样子。”
从王逸平离世的消息传出开始,许多不相识的人,都对他的逝去感到痛惜,对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到共鸣和充满敬意。11月11日,一位在王逸平事迹发布会上落泪的周女士称,最令她感动的是王逸平忍着巨大的病痛,瞒着身边人辛苦工作,“觉得他特别坚强,特别不容易”。
“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新药。”4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在王逸平追悼会上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