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合作,与全球同行共商抗疫对策,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并指导,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智库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主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协办的“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于3月25日下午以Zoom远程视频网络研讨会的形式成功举办。
来自中、英、法、美等国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与本市抗击疫情战线的院士专家等16位重量级嘉宾,围绕“全球思维下的科技战疫”,聚焦疫情防控(流行病学)、临床诊疗、药物疫苗与抗体研发等议题开展了交流研讨。
新冠疫情向全球蔓延,各国该如何携手合力防控?——联防联控的中国方案和上海经验值得各国分享
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免疫化学研究所所长江舸指出,截至3月25日,全球新冠肺炎超过40万,死亡人数超过18000人。中国本轮疫情的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中国以外地区疫情正逐渐扩散,国际整体防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需要全球携手合力防控。
法国卫生部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委员Pozzeto教授说,法国约有6500万居民,目前确诊病例2.5万,且病人数每天以10%左右速度增长,增速很快。法国、意大利等国正在经历中国曾经历的疫情,中国同行的抗疫经验和“上海方案”对法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伦敦健康与热带病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应急特邀专家Mark Jit教授介绍了在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中积累的数据和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以及如何预测疫情的传播速度和潜伏周期,并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武汉在封城后一周的RT值(实时基本传染数)迅速从2.35下降到了1以下,这意味着它的传播速度有所降低。这些经验表明中国的措施是正确而有力的,值得全球各疫情严重国家借鉴。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科学顾问、牛津大学糖生物学研究所所长Dwek教授研发成功多种抗病毒药,帮助英国遏制HIV病毒蔓延。他表示,新冠疫情的爆发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紧急事件,科学家有责任联合起来,向公众传递合作的精神和信念,给全球以希望。Dwek教授还着重介绍了政府机构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资金、制订政策,支持科研成果落地的经验。
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教授从宏观层面介绍了上海的严控措施,如病例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病例进行检测,动员社会进行社交隔离,进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等,并把这些信息与全球共享。她指出,流行病学调查特别重要,上海针对确诊病例开展了4000个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达到了12000人次。目前上海生活、工作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得益于这些防控措施的扎实到位。尤其是上海医务人员目前零感染,说明上海防控措施十分有力。
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新冠病人该如何诊治?——分享及早筛选和诊治的解决方案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介绍了新冠肺炎诊治的“上海方案”。疫情发生后,重点针对疑似病例,上海各医院优化了诊疗程序。为阻断疫情传播,上海设立了117个定点发热门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收治。他指出,意大利重症患者病死率达到了52%,有个原因就是机械通气使用率较低。他认为,除了合理用药,还要解决当地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
牛津大学医学院负责人Gavin Screaton教授介绍,英国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专门针对新冠疫情的国家性的临床研究网络,滚动式开展研究,招募不同年龄组患者参与药物筛选的临床研究;对卫生部门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把抗流感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研究。
法国卫生部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委员Bruno Pozzeto教授介绍,目前法国主要基于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来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状况,每天检测规模超过2万例,但仍面临试剂盒的短缺。因此不得不进行检测顺序的优选,重点监测重症患者、染病引发并发症患者及有症状的医务工作者和聚集性的病例。目前正在分组研究,在6周的治疗周期内来发现哪些治疗方案最有效。
新冠肺炎治疗的春天到来了吗?——新药、疫苗等研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但仍需全球合力、加速推进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科学顾问、牛津大学糖生物学研究所所长Raymond Dwek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中的“高度糖基化现象”,使病毒可以进行多种突变,给疫苗研发带来极大的难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陈凯先指出,我们还不能明确地确定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前景并不明朗。疫苗和药物研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全力推进。疫情的爆发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疆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蒋华良介绍了部分中药化合提取物和部分化合物对病毒抑制的研究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闻玉梅分享了最新的康复患者血浆内的中和抗体研究分析,指出在开发疫苗时候需要针对不同类型情况开发动物模型并不断改善;建议搭建疫苗信息分享的公开平台,有效地推动疫苗的快速研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饶子和重点介绍了药品靶标的结构研究。在新冠病毒疫情始发不久,饶子和院士团队第一个公布了3CL水解酶的结构,为有效筛选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李佳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对旧药新用进行研究,也要尽快找到新的药物。在基于结构的抗病毒药物虚拟高通量筛选方面,目前已对180万个化合物进行了筛选,获得1900多个活性化合物,期待在这方面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原就职于美国疾控中心、浙江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学徐福洁教授指出,在临床上除了抗病毒治疗,支持性护理也不可忽视;临床治疗和学术性研究的平衡也不可顾此失彼,同时要在治疗的时候重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形成分析结论,更好地帮助临床实践。
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病毒中心主任Nicole Zitzmann教授提出了利用基于宿主靶标的抗病毒策略来研发新药。她强调,在筛选临床研究的化合物时,有必要形成科研合力,提高筛选效率。
帕斯(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全球副总裁兼疫苗创新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产品开发顾问委员会主席David Kaslow博士介绍了全球药品疫苗和抗体研发情况,他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目前全球有42种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前的评估,有2种疫苗正在进行临床实验,可以说这种速度前所未有。他还全面分析了RNA、DNA疫苗开发平台的优劣,号召大家共同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候选疫苗可适应预评估。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新冠疫情应对工作组组长、高级项目官员杜珩博士指出,疫苗必须是安全、有效,且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要保证中低收入国家获得疫苗及其他医疗资源。盖茨基金会资助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帮助共建全球合作平台来汇聚资金和科技资源,更好地应对像新冠病毒这样的紧急情况。此外,杜珩博士还强调了后续疫苗交付的重要性。
本次会议积极传递了上海坚持抗疫国际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尤其在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态势下,主动分享“上海方案”和上海经验也体现了上海科技合作的大格局和促进全球跨地区、跨领域合作,以科技造福人类共同命运的使命担当。会议得到了与会中外嘉宾的一致称赞。牛津大学糖生物学研究所所长Raymond Dwek教授会后第一时间来信,转达了对本次研讨会的赞赏,并称中国的科研进展和防控经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帕斯全球副总裁David Kaslow博士来信说,三个小时的会议收获满满,是他近期在新冠疫情方面最有收获的一个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