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上海技物所与复旦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在科技联合攻关、创新平台共建、人才交流合作、资源开放与共享、队伍保障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常务副校长许征,上海技物所所长丁雷,上海技物所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胜利见证签约。校长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上海技物所副所长陶俊超代表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开设“爱因斯坦探针班”,实施“双导师制”,为优秀学子提供贯通式培养;共同谋划和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协作共建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推动空天信息、智能感知、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畅通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博士后联合引进等机制,打造一支兼具科学精神与工程能力的创新队伍。
金力代表学校向丁雷一行表示欢迎。他对合作提出三点期待:一是以使命为引领,共担国家战略任务,发挥复旦大学基础研究优势和上海技物所工程研制特长,聚焦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以创新为纽带,共建科教融合生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链。三是以人才为根本,共育时代强国栋梁,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力。
丁雷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技物所和复旦大学在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上始终携手相伴、同向前行。谢希德先生是上海技物所创始人,研究所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众多复旦大学科研骨干的身影。复旦大学“以国家急需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凸显我国一流高校的社会责任,更与上海技物所“围绕国家战略亟需”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使命,同频共振。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是上海技物所加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强心针”。期待双方进一步优势互补,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共赢未来。
会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科研合作、学生培养、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交流。